个人工具
视图

“红卫兵”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3行: 第3行:
 
|format=JSON
 
|format=JSON
 
|data=extract=extract}}
 
|data=extract=extract}}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第19行: 第18行: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feed url="feed://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红卫兵/feed/" entries="10">
+
<feed url="feed://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红卫兵/feed/" entries="5">
 
== [{PERMALINK} {TITLE}] ==
 
== [{PERMALINK} {TITLE}] ==
 
'''{DATE}, by {AUTHOR}'''
 
'''{DATE}, by {AUTHOR}'''

2016年12月29日 (四) 02:48的版本

红卫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部分特殊人群的一种称呼,红卫兵在文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总体而言,红卫兵是受极左思潮支配下成立的群众组织,也指其成员。红卫兵运动在1966年北京“红八月”期间到达高峰,此后全国各地红卫兵进行了大串联,毛泽东则在北京天安门连续八次接见红卫兵、总人数超过1100万。红卫兵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大批“黑五类”分子(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及家属遭到迫害甚至屠杀,诸多文物古迹在“破四旧”运动期间被红卫兵损毁。 1967年,随着夺权运动的兴起,红卫兵内斗升级,各派别之间甚至爆发大规模武斗,中国大陆进入全面内战状态。(维基百科红卫兵)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feed url="feed://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红卫兵/feed/" entries="5">

[{PERMALINK} {TITLE}]

{DATE}, by {AUTHOR} </feed>

更多红卫兵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