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锋:城市内急是水生态失调所致

文/冯永锋
一下雨,或者没等下雨,只要夏天来到,只要雨季来到,只要天气预报说某天可能暴雨,很多城市水道管理者就开始着急,许多住在低洼处的人就开始焦虑,许多靠着河边住的人就开始担忧。

其实也有人高兴。对于那些不想治理污染的人来说,他们深知大雨是把本城市的污染快速地、不需要事先做任何通告地、不需要担负任何责任地转移给下游,推卸给自然界,汇总给大江大海的最好时机。

但预期的、必然的灾难总是让人紧张的。对于城市人来说,任何时候的雨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衣着体面的人害怕雨水打坏自己的修饰,急于求成的人对雨水的阻挡心怀不满,不懂雨水之美的人对天降甘霖发出了少有的诅咒。只有卖伞的人才似乎是高兴的,他们堵在每一个人流涌动之处,欢迎地销售着一次性的雨伞。人们使用它的原因,除了害怕淋湿身体和衣裳、容颜之外,也对雨水里挟带、潜藏的诸多化合物,如硫酸、重金属、二恶英,想像着它们“随雨潜入体”,会给可悲的生命带来什么致命的威胁。

其实城市的雨水灾难是城市生活者自己制造的。害怕自然的人对雨水同样的害怕,想要自然安全的人想让雨水也变得绝对安全,而雨水绝对安全的办法似乎就是让雨水快速地到来,快速地流走,快速地从眼前消失。

城市雨水恐惧者想出的第一个美妙拒雨法,是硬化所有足迹所致之处。道路是硬化的,楼顶是硬化的,甚至公园、坑塘、湿地、河流都是硬化的,于是雨水的大军一旦抵达城市,就发现遭遇到了最强大的抵挡,无孔可入,无缝可钻,无处可屯,只有迅速聚在一起,四散奔逃。一切分散之物都是美好的,一切聚集之物都可能形成灾难。人多了,交通就拥挤;水多了,河流就肿胀;钱多了,头脑就发昏;知识多了,身体就慵懒;权力多了,欲望就涨潮。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滋润万物的雨水,成了灾难之水。

城市雨水厌恶者想出的第二个美妙防水术,是消除雨水所有的“天敌和伴侣”:土壤、森林与河湖。它们一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表面上是敌人是实际上的伙伴,表面上的伙伴实际上又是敌人。土壤被水泥、柏油、防水布封盖住之后,无法与雨水和空气自由交接,也就无法接纳雨露。古代的俗话一直在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被视为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也一直在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没有了土壤这个“伴侣和天敌”,雨水也就成了惶惶然的丧家之犬。城市里的森林是几乎没有的,树虽然有几棵,但都是疏水之树,或者说与水的关系不友好的树木,水来了不能聚,水走了不能留,水多了不能吸附,水少了不能生息,本来与水关系最友好的草木,在城市里也完全失了调乱了神丢了规律。河湖就更是了,城市一旦下雨,本来河湖是最高兴的,因为它们又有了源头之水可屯聚,又有了生命之水可续延,然而城市里的河湖在硬化,在变浅,在变小,在变直,在变臭,于是,无论倾盆大雨还是微风细雨,都似乎不再与河湖有关,水与自己的亲家、本家的关系,就这样被人类隔绝。

水落在城市的大地上,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敌人,没有伙伴,没有相生之处,没有相克之所,于是只能像所有移民一样,急急慌慌地逃离。一个人一旦心神慌乱,难免会做出些情绪激动、不管不顾之事。而一大批的雨水一旦心惶意乱,做出些让人类害怕、厌恶、恐惧之事也就再所难免。

那么,有没有在不对城市“炸掉重建”的办法之外,有一些可行的微调之术,以让雨水与城市能够愉快合作呢?

办法当然是很多的,现在许多城市也在高调利用雨水。一些道路在铺透水砖,修路时也注意让道路的中间拱起,以让雨水滑落到两边的集雨沟,再从集雨沟顺流而下,流到坑塘里或者暗室里存储。

但整个来说,与雨水合作的思想还是比较消极,我在北京做了一些小的调查,发现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就是各种高档小区的“风景坑塘”“风光河道”,常年缺水,物业公司不得不忍痛花巨资往里灌自来水,既增加了财政负担,又增加了自来水集团的负担,弄不好还被人批评。而要改变这个状态,只需要做一件最简单的事,就是让这些坑塘,成为流域面积内的“集水坑”,只要一下雨,水能够流到这些坑塘中,坑塘就会增加活力,小区的雨水也就实现了“零排放”,不至于给旁边的泄洪道制造压力。

光集了水还不够,坑塘也需要改造,撬掉那些砖块和混凝土,让水体的生物自由生长,恢复成自然度相对高的“池塘”。城市的人想要近水又害怕水,最矫情的表现就是捏造了一个坑塘又硬化这些坑塘,以至于水在坑塘里无法与土壤和空气自然来往,就像一个人住进了监狱,表面上有房住有衣穿有食物吃,但生活没有了滋味,行动上没有了自由,思想上没有了流转。于是水在这里成了死水,生态系统在这里成了虚构的景象。

如果每一个小区的坑塘都能够自由地留住雨水,如果每一个小区都有足够的土壤面能够让雨水往地底渗透,那么,雨水在小区就不但不会成灾星,而会成为福星,城市的生态系统就会缓和一些,城市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就不至于那么紧张。有人又相信水能聚财,有活水的小区,意味着这个小区的人都生财有望,生财有道。

还有一个办法是对泄洪道“截直取弯”。几乎所有的水务部门都是喜好两件事,一是抗旱,一是防汛。其实城市雨水关系协调得好,既不需要抗旱,也不需要防汛。因为汛期的雨水如果都在城市星罗棋布的小湖小塘里蓄积起来了,既不会有大旱,也不会有大涝。这样,河流也就不需要为了快速泄洪而截弯取直,城市的河道就可以回复成过去自然弯曲的美妙身姿。

水对一个城市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作用就是降低温度。城市越来越热与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但肯定与城市铺设了太多快速吸热与放热的“人工岩石”有关,更与城市填掉了太多的河流、坑塘、湿地有关。按照科学家的说法,水的“比热容”是非常大的,它吸收热量很慢,它释放热量也很慢,这样,水就能够成为城市的热量蓄积体,水就像森林一样,在人类需要热量的时候,可以把热量缓慢地释放出来,在人类恐惧热量的时候,可以把热量巨量地吞食、储存在自己的身体里。

城市生态系统失调的原因是生态系统被人类干扰过大。而要恢复这些生态系统的功能,或者说让城市的各种生态元素重新能够造福城市的居住者,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生态系统尽量恢复其本性,让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元素能够重新互相友爱起来。人类变成敌人似乎是很容易的,变成朋友却很艰难;生态系统似乎也是这样,它们在人类的胁迫、镇压下,互相之间丧失了过往的友好情谊,现在,只有人类自身醒悟过来,为了人类自己,让生态系统重新回到互惠互利的时代。城市与雨水的关系是如此,城市与森林的关系,城市与昆虫的关系,城市与鸟类的关系,城市与阳光的关系,城市与土地的关系,都是如此。(2010.6.3)

Link:
城市内急是水生态失调所致

Categories :

CDT EBOOKS

Subscribe to CDT

SUPPORT CDT

Browsers Unbounded by Lantern

Now, you can combat internet censorship in a new way: by toggling the switch below while browsing China Digital Times, you can provide a secure "bridge" for people who want to freely access information. This open-source project is powered by Lantern, know more about this project.

Google Ads 1

Giving Assistant

Google Ads 2

Anti-censorship Tools

Life Without Walls

Click on the image to download Firefly for circumvention

Open popup
X

Welcome back!

CDT is a non-profit media site, and we need your support. Your contribution will help us provide more translations, breaking news, and other content you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