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公示不等于“信息诚实”

冯永锋

北京的垃圾处理业又向民心迈进了一大步。有消息说,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中的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北京金州安洁废物处理有限公司两家单位,开展了烟尘在线监测数据公示工程,将焚烧尾气的重要参数面向公众开放,公示方式为通过LED显示屏公开在线监测数据。

然而公众的疑心似乎并没有因此衰减,相反,变得更加的疑虑重重。这似乎毫无必要的疑虑让市政市容管委的工作人员非常无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按照国家标准,做出了非常坦诚的表率,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环境信息透明”;至于公众说看不懂,那是公众水平太差,领域内的专家都有伪专家,都可能看不懂,何况,领域之外的“非专业人士”,生来就是要泡在不懂装懂的苦水中。

要论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其实好像是非常透明的,各地的政府和企业,其实每天都在公布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实时数据”,然而公众总是不买帐,不信任,除了怀疑信息由政府或者企业主导,存在着制假售假公示假的可能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公示的信息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

以水污染为例,按照国家饮用水检测标准,应当检测106项指标;如果用这样的道理去衡量污水,那么污水中需要检测的指标应当更多而不是更少。然而,我国的环保部门,至今只轻描淡写地检测两项指标:COD(化需氧量)和氨氮。COD还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用化学方法把水体中所有有机物全部降解所需要的氧气量”。因此,水体中的这些有机物具体是些什么东西,你无法从COD中“理解明白”。而对于水体健康和人体健康来说,需要检测出来的其他物质,往往更为暗伏,风险重重——无论是病毒还是重金属。而由于我们的企业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去做检测,就让大家以为水体里不存在这样的物质,让大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丧失提防心;让受到危害的人,无法得到有效的法院证据。结果,一方面是环境天天在恶化,另一方面却是检测数据一天天在好转。那么的结果自然就是,你把水质王培的COD和氨氮两项指标,公示得再准确,再勤劳,也不可能得到公众的“拥护和爱戴”。

空气也是如此,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各种烟囱的尾气里,含着几百种对人类和环境可能产生剧烈伤害的物质。而我们过去只检测粉尘,后来只检测二氧化硫,现在只加上氮氧化物,至于公众最想知道的二恶英、重金属等“利益相关”物质,对不起,技术暂时无法达到,公众没有能力得知;对不起,这些数据属于企业机密,公众没有必要得知;对不起,这些数据属于国家机密,公众没有任何权力得知。

这几年,对于提升环境检测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呼声大概隐藏着两重意思,一是检测本身要科学化和有说服力,即使你为了掩盖环境真相,长期只检测两三项指标,你也不能只检测一两个点位,你更不能把点位放到公园、上风口、水边等环境上好之地,而应当布置足够多的网点,检测足够多的样本,连续监测上成百年上千年,然后才可能得到相对真实的环境变化的数据。二是检测的标准得严格。这严格又两重意思,一是得把“国家标准”加严,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原本有太多的“国家级标准”都太过宽松,似乎是为了故意纵容污染者肆意排污,以至于“达标排放”污物,到了环境中仍旧是罪大恶极;二是得添加公众渴望检测的指标,二氧化碳你可以认为不是污染物,但二恶英、重金属这样的与公众身心健康高度相关的物质,你总得把它们列入检测范围。

公众其实能够理解所有公示出来的环境信息,在这个知识四通八达的时代,任何一种知识都随时会被“无知公众破解”,建议专业人士们,及早放下那种“自己最专业,别人全无知”的想法,把你所得到的所有信息和知识,都共享给与你一起生活在这大地上的人们,这样,才可能激发公众的智慧,一起探讨保护环境的最佳路径。在这时候,靠少数几个人闷头躲在屋里谋划,得出的方案再高端,公示出来的信息再透明,也是不可能得到公众的基本信任的。(2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