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功能組別的演變,至少可以追溯至一九八四年由英國殖民政府發表的一份《代議政制綠皮書》,當時規定二十四個立法會議席裏,一半從功能團體界別的人士選出,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報曾以「英國人利用『功能組別』勾結社會賢達進行殖民統治」來形容。 九五年選舉,時任港督彭定康增加了九個新功能組別,稱「新九組」,除了原來的商界、金融界、法律界、醫學界等十二個議席外,增加製造業界、進出口界、運輸及通訊界等九個功能團體議席。最不同的是,彭定康倡議「在職人士多一票」,凡是在這新的九個功能組別中工作的人,都有投票權,使這些新議席的選民人數有一百零六萬人,此舉被北京批評為「變相直選」,時任港澳辦主任魯平更因此指彭定康為「千古罪人」。但回歸後,功能組別議員的選民又被大幅削減。(謝曉陽)■ 九五年選舉,時任港督彭定康增加了九個新功能組別,稱「新九組」,除了原來的商界、金融界、法律界、醫學界等十二個議席外,增加製造業界、進出口界、運輸及通訊界等九個功能團體議席。最不同的是,彭定康倡議「在職人士多一票」,凡是在這新的九個功能組別中工作的人,都有投票權,使這些新議席的選民人數有一百零六萬人,此舉被北京批評為「變相直選」,時任港澳辦主任魯平更因此指彭定康為「千古罪人」。但回歸後,功能組別議員的選民又被大幅削減。(謝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