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4日發表於 香港《教協報》第574期 「維權論壇」專欄
潘嘉偉
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
自今年3月以來,內地連續發生多宗校園兇案,舉國震驚,家長們都人心惶惶。由於事態嚴重,公安部門與教育部都不敢怠慢,甚至總理溫家寶亦開腔表示,要解決造成這些問題的「一些深層次的原因,包括處理一些社會矛盾,化解糾紛。」
短短兩個月以來共發生6宗校園血案,造成近百人傷亡,內地輿論與溫總理的看法一致,認為事件反映社會深層疾病問題。最近一次是5月12日在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農村一間幼兒園發生的兇案,造成9人死亡(5名男童、兩名女童、一名老師和她的母親),11人受傷,據公安表示,疑兇吳煥明事後自殺身亡,其動機非常撲朔迷離,公安的說法是指疑兇患有多種疾病及極度恐慌,因迷信而產生報復心理,並曾兩度企圖自殺,但有報道指其實疑兇與幼兒園校長曾因校園房產問題多次發生糾紛。
我們不禁要問,疑兇何以如此狠心傷害小孩?若是真的如公安的說法,為何突然在兩個月內,全國多個地方出現那麼多攻擊性的精神病患者,那麼巧合地在校園裡傷害稚童?據報道,最近發生在幾個不同省份的校園血案的背景原因,其實都是差不多,疑兇都是不滿地方官員貪腐或被無理強迫拆遷,長期有冤無路訴,最終被迫走上絕路。

一如以往,內地政府懼怕事件被媒體大肆報道後,會引起連鎖反應,所以很快中宣部便下令內地媒體對校園血案的報道,只能採用新華社的通稿,各網站也接到指令,有關報道不得放在重要位置,並關閉新聞跟帖。為了使媒體不能對事件作深入採訪,或許是害怕記者的深入調查和採訪會揭露更多背後引證這些校園兇案的原因,官方居然把輿論指向為如果有太多媒體報道和渲染,可能會導致更多人模仿兇徒犯案,使校園襲擊不斷增加。
面對如此論調,我們或須小心觀察媒體是否為了吸引讀者而把事件渲染或誇大事件的嚴重性,但問題是內地媒體能夠對事件取得的資料已相當有限,動輒需要自我審查才能發表報道,若再進一步限制媒體採訪事件的背景問題,只會使公眾更沒有辦法明暸深層的問題所在,受害者家屬更是無法得知兒女被殺害的原因,無法為死者取回公道,最終只會進一步激化社會矛盾。
因此,內地政府若真的如溫總理所說,要解決深層次的問題,那就絕對不能重操故技,控制媒體的報道,而是要對事件的調查及公布的資料更具透明度,並必須切實制定和嚴格執行反貪腐的法律與政策,這樣才能依法解決因經濟急促發展帶來的官商勾結和貧富懸殊的根本問題,保障人民的具體權益,減少社會矛盾。
參考資料:
爲消除校園慘案的社會起因致社會各界的緊急呼籲書簽名名單
http://crd-net.org/Article/Class71/201005/20100522215838_21337.html
轉寄文章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