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出版社于近日出版徐友渔新书《人文立场》,包括“文明和理性”、“道德”、“法治”、“平等”、“人权”等12个篇章。本书系汝信主编“赫尔墨斯国际前沿论文书系”首批之一,重点研究正义、平等、宪政等问题,主要内容体现作者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新问题新发展的把握,以及这些西方学理与中国现实问题的关系。书的前言如下——

 

 

本书收录的是我近年所写非学术研究性文字,所有各篇都曾发表于国内各种报刊杂志。

如果说学术文章是用脑写出,那么这些随笔和评论性文字还要加上用心才能完成,因为社会剧烈变动时期各式各样的喜怒哀乐、种种值得颂扬或抨击的现象需要心灵的体察,价值立场和理性判断二者缺一不可。对于我来说,写作时心脑结合、感情与理智融合既是自然状态,也是自觉追求的境界。大约10年前,我的学术兴趣从语言哲学转向政治哲学,政治思想中的理念和学说为我观察、评论当代中国的现实提供了概念框架支撑,而现实中使人心潮起伏的事件和不能简单作答的难题迫使我在政治理论、思想和哲学中锤炼、提升自己的观点。

也许有人会对书名中的“人文关怀”产生疑惑,对于许多中国人而言,“人文”集中在道德和审美的维度,“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喜爱文化和尊重文化人,对有些人来说,“人文”意味着崇尚精神、鄙弃物质,崇尚精英、蔑视大众。我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意义上使用这个观念的。在那个时期,“人文”并不局限于中国式的终极关怀,而是与国家政体、个人权利、法律条文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的终极幸福是与社会环境分不开的。正是在对于国家政体、个人权利、法律条文等等制度安排性问题的争辩、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中,人的终极幸福得到保障和提高。我相信,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思考中国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人文关怀问题,是有意义的。  

本书中个别文章的标题与发表时有所不同,原因是原来的题目在发表时被报刊编辑改动,而我觉得为了体现本书的精神气质,还是改回来为好。因为不是学术论文,我以为不拘泥于原来面貌是可以的。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