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 | 文化杂谈
 
  看到许知远的《庸众的胜利》和麦田的《警惕韩寒》,我没有丝毫的诧异,正如我看到豆瓣上挂出《知道分子“精英”分子们对韩寒的心态有多无耻》的帖子,也没有丁点儿的惊奇。自从这个28岁的青年出道以来,挺韩与贬韩的争论从未止歇。只是这一次,有些不同。
 
  很多人都认为韩寒的转型始于新浪开博,其实不然,那时呈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韩寒,仍然是以叛逆少年与亚文化代表著称的美猴王形象,他不是率领一群猴崽子大战天兵天将,就是跟观音姐姐网络调情,浑身上下都弥漫着娱乐的时代气息。
 
  大抵是从汶川地震始,历经2009年杭州飙车、上海钓鱼等诸多事件,再到今年的影响力评选,一出“韩寒变形记”盛大上演。这场大戏自然由韩寒本人揭幕,却是由诸多媒体协力完成。也许韩寒自身并未改变,但他的发言对象从生活与文学转向了公共领域,他的言说内容不再仅仅是消解权威,同时也在普及常识。于是,韩寒的公众形象有了鲜明的变化,他不再只是酷帅的车手,畅销的作家,他还是承担社会道义的名人。2009年底众媒体对“公民韩寒”的加冕,意味着公众舆论接纳了这种变化,并将其正向放大。
 
  我尝用“逆取顺守”来描述如今的韩寒。就有人气势汹汹地问我:何谓逆取?韩少的成名有任何德行有亏之处吗?
 
  我说的“逆取”,是以我的价值观而言,韩寒以小说成名,是一桩“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典型案例。而如今的韩寒,至少在利用他的名声与影响力,推动着公共言论的成长,此之谓“顺守”,相信这也是众多媒体欣赏其人其文的依据。
 
  因此,韩寒即使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一个仅次于《红楼梦》的复杂的文化符号。在他身上,铁杆粉丝看见帅与酷,亚文化读者看见最好之一的中国小说,舆论家看见公民社会,某些愤青看见当代鲁迅,《时代》则看见巨大的影响力……仅仅说“看见”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各方都在“争夺”对韩寒的解释权,试图将这位关注度超高的文化明星塑成自己需要的样貌。
 
  许知远已经表达了对韩寒的欣赏,也就是说,《庸众的胜利》主要还是针对庸众而非韩寒,令许知远分外“忧伤”的是对韩寒的符号化消费:“于是谈论韩寒,变成了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你沐浴了青春、酷、成功、机智、还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反抗,同时又是如此安全,你不需要付出任何智力上、道德上的代价,也没有任何精神上的般彷徨,他是这个社会最美妙的消费品。”
 
  不过,韩寒不是也在配合这种消费吗?“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如果许知远真的欣赏韩寒,那他大概是希望韩寒能往前再走走,不要再充当浅薄的同龄人安全的消费品,而是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接班人。
 
  如果韩寒真是去除了他身上的种种偶像气质,或曰“消费属性”,他还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陈丹青、张鸣、梁文道感慨“所有大学教授的影响力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韩寒”,这话被所有报道都当作了正面夸许,恐怕也不尽然。陈丹青在同一场对话中还提到“韩寒从不引用前人的话……他当然看,但是他不引”,这话呼应的是“我觉得80后都没有什么历史感”。没有历史感是好事吗?陈丹青是在为一本名为《五四与军阀》的历史著作捧场,我很难将他的“不引用”理解为赞扬,陈丹青只是在说,韩寒的写作方式,与80后的阅读习惯非常合拍,难怪他有超过大学教授之和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这些前辈知识分子,他们“捧寒”或“倒寒”,都只是希望通过调正这个新世代代表的公众形象,来调正在他们眼中,已经被败坏的时代口味。他们喜欢韩寒的反抗权威,因为那也是他们一直反抗的,但我不相信他们能完全接受韩寒式的消解(如“一个国家完全可以用几十年去寻找信仰,在这个时期里,没有信仰,一定比有着错误的信仰要强”),他们要韩寒当80后乃至90后的代表与引路人,又希望韩寒能展示出,他已经褪去了新世代与生俱来的浅薄与自大。
 
  在这场争夺战中,韩寒本人的意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方力量在他身上寄予的希望。韩寒是不是商业运作的产物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哪种体系哪种解释,能将他和他的影响力纳入麾下。
 
  这些都不能让我诧异。真正让人惊异甚至不满的是:中国只有一个韩寒。没有一位同龄者,拥有韩寒那种多元的特质,能在思想、写作、时尚等各种层面游走,也就没有一位同龄者,拥有出来质疑、对阵韩寒的资格与能力。一个处于21—30岁的黄金年龄、天生就信奉宽容、多元的世代,却只能由一人之口发出在公共领域有影响力的声音,我不相信这是正常的现象。
 
  (杨早,文化学者,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编有“话题”系列,《沈从文集》、《60年与60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访问 南都周刊官方网站www.NB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