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问”堪比“夺笔”(转载)

 

             
作者:高人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2010-7-30

 

“逼问”堪比“夺笔”

“逼问”堪比“夺笔”

       
7月29日,南京,爆炸核心区景象,厂房已变成一片废墟。

“逼问”堪比“夺笔”

 

                 
南京爆炸案伤者众多致血库告急。

   
28日上午10时许,在南京栖霞区已经停产搬迁的原塑料四厂,几经转包过手后承揽了平整地面拆除建筑的某缺乏专业资质的个体工程队,施工中掘破丙烯管道,再遇明火引发爆炸——轰然一声巨响,震惊了大半个繁华金陵,许多人误以为是地震突发,甚至有疑似敌国偷袭者。

 

   
爆炸现场火光熊熊,浓烟蔽日,空气刺鼻,周边建筑一片狼藉,或被夷为平地,或面目全非,4300余户民居受损,十几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许多医院一时人满为患,血浆亦不敷急需——总之是,损失极大,影响恶劣。

 

   
如此特大安全事故,消息自然不胫而走,也引来新华社和央视等各路记者报道。

 

   
12点15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直播了事故现场——

 

   
当记者正说到“现在我们看到梁保华书记也到了现场,对现场的抢救工作进行指导,刚才我们听到梁保华同志在现场指挥的时候提到,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抢救”时,一名官员上前一步堵住镜头,三问记者:“你是哪里的?”两问:“哪个让你直播的?”记者无奈之下中断连线,但官员追问的画外音不绝于耳:“你留个电话给我”!

 

“逼问”堪比“夺笔”

   
据说,这名官员乃是今年2月走马上任的江苏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徐光辉。

 

   
或许是汲取了两会“夺笔”的教训,徐主任“君子动口不动手”,只是连连发问,似乎不越职权,并且冷静,坚定,咄咄逼人,迫使记者自己中断了信号。

 

   
徐副主任的“逼问”,堪比湖北省长的“夺笔”,二者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无论是邓玉娇案,还是南京爆炸事故,都是让“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闹心事情,非但难辞其“管理不善”之咎,还会影响仕途,可记者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当然要被“夺笔”和被“逼问”了。

 

   
然而,综观事情的来龙去脉,徐某权力在手,只是逞一时之能,较一事之长,最终却是得不偿失——

 

   
一是,省委办公厅处于权利中枢,系领导班子的智囊,办事的机构,综合协调的部门,事权之大如同“大内”的总管,既然“重大突发事件都有报道要求”——我们暂且不论个中之是非,那么,徐何不在第一时间下令封锁现场“闲人免进”,并指定独家报道的媒体,以免口舌是非?

 

   
徐显然负有组织不力指挥不当之责。

 

   
二是,在记者宣传省委书记的当口,予以阻止,对内对外两不相宜,此举殊为失算,城府是为不深。

 

   
三是,记者“新华社记者在那边,要不您去找他”的反诘,绵里藏针,迫使徐连声道“不”,使其“逼问”流于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的势利,及其颐指气使的色厉内荏。

 

   
四是,记者在电视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对着话筒的最后一句“喂,喂,我们信号断了好吗”——事出无奈,反倒生发出以退为进效果,置徐于“以权压人”、置江苏省委于“管制新闻”的不义,为千夫所指,遭网民非议。

 

   
总之,徐履任时间短暂,功夫不到,如此出屏亮相,尽管算是又一个“为党说话”的党的好干部,同时也给人不胜其职,只会添乱的印象。

请看原文:
“逼问”堪比“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