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ceo.com.cn/tyzl/2010/0531/194572.shtml出版社现在面临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出版有没有未来,其实是个很现实也很严峻的问题。一些出版社的老总说:现在我们出版社整体销售降低,利润变薄,发货也在萎缩。所以他们在疑惑,读者到底到哪里去了?另外,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过去很多的营销模式现在不管用了,广告也不灵了,现在找不到卖点,不知道如何跟读者沟通。 现在生活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没有书无所谓,而且可以生活得更好。他们读书,也更多地是为了及时的快感和使用,并不是为了过去那种崇高的目的。在另外一方面,出版变得容易了。每个人本身都有自己的故事,以前没有机会讲,现在有机会讲出来,当他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作者死亡了,廉价的一次性内容大量地出现,通过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来提供给我们,这就是人人成为出版商的一个前景。 在中国开设出版社或者说出版图书都是受局限的。但是我们看到,像盛大这样的原创文学网站现在已经采用和出版社同样规格、甚至更好的待遇来支付稿费,他们扮演作者的经纪人和出版社进行交易,更重要的是,读者是付费阅读的。其实考虑到读者付费阅读的话,若是放在香港或者台湾,这些人所做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出版社所做的事情。 在这样一个变局当中,有一些什么样的新思维和新实践在进行?目前凡是做出版的人,都要把目光投向产业之外,因为传统的出版现在突然要和各种各样的媒介、免费的内容等等进行竞争。传统出版事实上已经处于一个强制性的转型期。当你仍然把眼光放在如何从同行那里争夺读者的时候,你会很被动。出版人目前习惯的、正在考虑的与正在做的,主要是出版产业内的竞争。然而,关于产业对产业的竞争对策,才是当务之急。因为当前出版的困难,主要还是来自媒体之间的竞争抢走了读者的时间,也改变了读者的生活方式。 传统出版产业的未来一定是有的,因为阅读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习惯不会消失,但是人们阅读什么?以什么方式阅读?这是今天所有出版业工作者要考虑的。最终可能不会有谁消失、谁灭亡或者谁覆盖谁的事情,而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共存局面,对于出版人,无非是说,你在这种可能的共存局面当中,能够在哪个地方找到你生存的位置。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前董事长赵斌有一个精辟的总结,他认为,这种共存将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网上书店与实体书店共存,但网上书店的市场份额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大幅提升;纸张书与电子书共存,电子书中多种平台、多种介质将共存,2009年年底到2010年年初,美国亚马逊网站的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过了纸本图书就是很好的证明;经过编辑的内容与不经过编辑的内容共存,这主要是指纸本图书与网络内容之间的共存;收费的内容与不收费的内容将共存,这主要指的是网络内容;文字阅读与读图共存,虽然读图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但仍将继续流行下去;阅读与不阅读的人群共存,这里的不阅读的人群并不是完全不阅读,是指那些通过大量非阅读的方式获取信息的人群。(供《中国企业家》杂志专稿)

Read more:
人人都是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