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年前接受文道兄的一次采访,收录到文道兄的大作《访问—–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

最早知道「十年砍柴」,是看他在博客和网络论坛里发表的评论。以大陆网络界里时事评论的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看来,「十年砍柴」的走红很不容易,却又理所当 然。因为他一方面显示出了对政府架构、政策内容以及官场秩序的熟识;另一方面则笔带锋芒,针贬人物时局毫不留情;实在是全中国最优秀的评论家之一。后来我 才晓得他还在别的媒体上开设专栏评述明史,结成《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与《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二卷。尤 其后者不只在连载时就备受关注,出书后更实时登上畅销书榜,和「当年明月」等其他著名博客共同把过去一年变成媒体所说的「明年」( 意即「属于明朝的年份」)。我特拟定十条问题,请「砍柴」兄笔谈,说说他那独特的「民间史学」。

十年砍柴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湖南中部一个乡村,砍柴放牛读书中长大。一九八九年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才第一次离乡。毕业后进京,先后在某国有企业、某 国务院机关和法制日报供职。出版有《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晚明七十年 ─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并在多家媒体写专栏。 十年砍柴生于湖南一个闭塞农 村,从六岁到十六岁近十年来, 经常以砍柴过活,故长大后也以 此笔名纪念童年生活。 他成长地方许多人目不识丁, 基 本教育源于祖宗崇拜和家族史 教育, 故教授历史常用浅白故 事的方法。

梁文道(梁) 十年砍柴(十)

梁:你的经历看来十分丰富,你是怎么走上写作这条路的呢?「十年砍柴」这个笔名可有甚么典故?

十:因为写作是我生存的最佳方式。我是在湖南中部一个闭塞的农村长大,读书是唯的出路。后来因机缘来到北京,辗转做了法制日报的记者,这个职业就是靠写作 谋生的。但是你知道,在大陆的官方媒体里从事新闻工作,更多的是宣传,写一些自己看上去也觉得生厌的文字,完全为了稻粱谋。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最大的悲 哀莫过于此。二OO二年我才开始接触网络,发现世上还有一个地方,写作的状态相对自由,可以真实地表达。于是就开始上网,随随便便起了个网名,纪念当年在 老家砍柴的日子─确实差不多十年,从六岁到十六岁。没想到网络的写作,无意插柳柳成荫,后来有了点影响,非职务写作就用这个名字了,再换一个名划不来,无 非是个标志而已。看上去这名字不那么正经,可网络诞生前,平江不肖生、兰陵笑笑生照样也作为笔名使用。

……

请看原文:

梁文道:在网络上砍出一片历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