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偉中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台湾, 政治, 民意, 兩岸關係

台北市新生高架桥景观工程植栽等采购项目弊案疑云,因台北市政府处置拖延、应变呆滞、在野党议员穷追猛打,并将之与花卉博览会紧密扣连,使郝龙斌市长连任之路出现重大危机。回想四年多前,郝龙斌宣布参选台北市长时声望之隆、民调之高,今非昔比,令人慨叹。

不过,这类情节多年来在台湾曾不断上演,郝龙斌市长的遭遇处境并非特例,已经是选举政治的常态。不少人曾历数选举政治的坏处:缺乏效率,政治斗争与口水不断,政治思考短视近利,缺乏长远视野,政治人物不断耗损等等,尤其在中国大陆近年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不断开展的对比下,对台湾选举文化的批评有增无减。台湾几乎年年有选举,也出现了“选举考量”一词,用来批评政治人物为赢得选举而做的妥协交易。

但是,无论选举政治产生多少负面效应,难以否认的是,在竞逐选票的激烈过程中,任何政党个人都难以一手遮天,操纵民意,始终得面对政治理念是否得到支持、政治承诺是否兑现、治理能力是否符合时代要求、是否出现贪污腐败浪费和其他道德丑闻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选举考量”如果指的是更贴近民众心声、更考虑民意归趋、更重视民众权益福祉,当然是正面之事。

2008年5月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大陆方面惯用的语词来说,就是“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经济活动更为活跃,交流互动更为频繁。但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反覆曲折,也不可能尽如所有人意。除了独派的“亲中/倾中”批判之外,还有一种声音批评马英九在两岸关系发展的“终极目标”方面,出于“选举考量”而暧昧不明,甚至避而不谈,他们希望马英九应该要勇于摆脱选举考量,提出更清楚的目标(比如终极统一),至少也要不断重申“一个中国”,而非凸显两岸的“各自表述”。

这种批评的确指出了一些“现象”,但却无法穿透现象底下的“深层结构”,所以并无法提出能“对症下药”的良方。

不可否认,马英九执政以来,出于“选举考量”和“国际关系考量”,在“一中问题”以及两岸政治接触与谈判上的确相当谨慎,更将统一前景搁延到久远之后。

从某种角度与立场出发,当然可以批评马英九“短视近利”、“被台独牵制”。不过,我们不能忘了,马英九不是高举统一纲领而当选的,他的选举政见始终是两岸和平,“不统不独不武”,如果秉持基本的民主原则,我们又怎能批评马英九不谈统一?

同时,制约包括马英九在内台湾所有政治人物的正是“民意”,任何人无法违逆民意,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这个影响两岸关系的“深层结构”。试想,如果台湾民意主流趋向立即统一、终极统一,又有多少充满“选举考量”的政治人物敢违逆这个趋势?

上面所述,其实是极其简单的道理。在这深层结构制约下的马英九,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增加两岸交流,增加彼此理解与共同语言,为改变“深层结构”创造有利条件。而“创造条件,改变民意走向”,比如让台湾民众摆脱对大陆的片面认识,同时使中国大陆的体制更透明、公民社会更茁壮,也是所有关心两岸统一问题的人该首先努力的工作。

楊偉中的最新更新:
  • 深圳.民主.梦 / 2010-08-26 19:52 / 评论数(13)
  • 铲除专制,光靠写写文章肯定不行 / 2010-08-25 17:58 / 评论数(21)
  •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