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孤岛客 – FeedzShare  读写人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5日,  已有 4 人推荐


一周语文|201033|2010-8-9-2010-8-15

1033为本周单字“俗”。作为一场运动,“反三俗”从“德云社”下手还是从“非诚勿扰”下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然下手。香港有媒体以“新道德运动”指陈“反三俗”之役,此两款代指同一事件新名词在各有侧重的同时,也各有失焦或尴尬:“道德”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道德,“俗”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评家王秀宁本周四在联合早报撰文,认为,新道德运动面临价值多元、公民社会、运动式治理三重尴尬。“社会的道德就如同一条河流,只有让它自由流动,发挥它强大的自净能力,才是最终实现净化的可行之道。如果河边的人一边围堵河流,一边大规模的抽水换水,如此寄希望河流变得洁净,费力不说,还不讨好”……王师所言极是。

汉字“俗”为形声字,《说文》将其收入人部,“俗,习也。从人,谷声,本意为风俗,习惯。”老话“入国问俗入门问讳”中的“俗”即“俗”之本义,后引申出大众的、普通的、趣味不高雅等义项。成语“俗不可耐”中的“俗”意即“不够高雅的趣味”,可即或如此,那“不够高雅的趣味”也足够含混。佛教以出家为尚,视未出家为俗,常用句型有“自幼舍俗出家在白马寺中修行”之类。在这里,“俗”作为一种与“僧”对应的生活状况出现,此“俗”很难以简单的好坏区分隔离吧。关于“俗”还是“雅”哪里会有个一致确认一成不变标准?

早些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黄伟康先生曾将建筑审美分为专家审美、权力审美、群众审美3种。其中“权力审美”一词本周被一些评家再次提及。依黄师本意,所谓“权力审美”是指“某方面的当权者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审美的标准来审视一个事物。权力审美的本质是长官意志。建筑之“山寨白宫”、文艺之“八个样板戏”等,都带有权力审美属性。由此,当下新道德运动会是再一次“权力审美”?已然开锣的“反三俗”会是“权力审俗”?还是说不清。
 
—————————————————————————————————————————

◎ 金读

来自作家比目鱼。本周,有消息说,亚马逊电子书Kindle即将进入中国,其中国名字为“金读”。这个译名真假不知,真这么叫,有点儿怪。它试图音意两全,可这个形容词加动词的组合表意含混。我的第一感觉不是“金读”,而是“读金”,有点儿扯。达人btr认为不如叫“刻印读”……这个基本参照读音的汉化带有时尚新奇之意,投btr一票。

◎ 像是一个没衣服穿的贫苦老人
来自南方周末本周舟曲泥石流灾难报道。记者用这句子描述他们看到的大灾后舟曲地貌:“举目四望,几乎所有山的石岩都裸露在外,像是一个没衣服穿的贫苦老人,这还是造林20年后的结果。很难想象,解放前,这里的泥土曾孕育过举世闻名的原始森林。在舟曲老一辈人印象中,森林茂密的舟曲常被冠以‘不二扬州’、‘甘肃江南’的美誉。48岁的冯虎林从小在三眼峪看到的也都是一片林子,‘最大的树,一个人抱都抱不住’。“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后是矿产,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就像嚼甘蔗一样,一节一节地把舟曲嚼干。”

◎ 绝顶

本周网络流行段子,采用楹联格式,作者佚名。“上联:止尿喝三鹿;下联:丰胸饮圣元。横批:霸王绝顶”……此段子将近日公共安全事件一并收入,调侃里包裹着巨大悲哀。

◎ 当然是一如既往地晦涩

语出学者汪丁丁本周专栏文章,原文标题为“为什么维护学术规范比不维护更好?”。汪师在文中以好友视角洞悉汪晖抄袭门历史渊源。在复述自己阅读汪晖论文感受时,汪晖“行文晦涩”成为关键词:“汪晖论文洋洋数万言所勾勒的思想脉络(当然是一如既往地晦涩),早已包容在王元化先生的那篇序言之内……我的鉴别是:汪晖的文章和思路,过于复杂以致他的问题意识已经消失在文字当中。”

◎ 系统病人

来自南方周末记者潘晓凌、王小乔专题报道。该报道用这个词指称诸如张悟本、唐骏、禹晋永。认为这些创造了“零成本奇迹”的忽悠者并非性格极端者,而是如出一辙的“系统病人”,其共性在于,他们一样“启动了系统内的一个暗门,将所有人——皇帝、皇后、大小文武官员——都裹挟其中”,以确保“即使站出一个勇敢的小孩,指出皇帝的新衣其实是什么都没穿时,系统仍然能——至少在相当长一段距离——保证这场狂欢游行继续进行下去。”“在这个利益共同体里,奇迹般地没有受害者。”

◎ 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语出诗人朵渔,原文标题为“发展是个好东西吗”。朵师在文中质疑“发展”:“小时候我跟爷爷在牛棚里生活。那是真正的牛棚,有八头牛和两匹马,我爷爷是大队饲养员。那是一个手艺的世界……所有这些细节都已过去了,再也寻不回来。‘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这几乎是一种无法选择的命运。随着工业品替代手工艺品,新的问题出现了——河流变黑了,鸟巢变少了,烟囱一座座竖起,田地一片片圈起,残垣断壁中,住着老人和孩子……我们成了失去传统的人,失去乡村的人。”

◎ 孩子不是你的再版前言和后记

语出学者崔卫平。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针对豆瓣网“父母皆祸害”小组有关孝顺、臣服、平等诸话题讨论,崔师发表观感:“这些孩子很了不起。我觉得他们是有反省精神的……一棵小苗,哪怕是不规整的、不符合父母期待的,但是这些东西是孩子的生命里出现的,父母不能用权力把孩子纳入自己的框架,变成第二个你,或变成你的再版前言和后记,我觉得这样的父母太不切实际了。”

◎ 微访

网络流行语,形容那种如微博一样快速迅捷的会见与拜访,其访问或会晤时长通常不超过140秒。或偶遇或邂逅或依靠在被访者家门外花圃栏杆上快速交流,两分钟后会晤结束。其间所用肢体语言多同时伸出大小拇指,示意有事儿打电话。而“微访语文”的惯用格式为:“怎么样最近还好吧没离吧手机号QQ号MSN号没换吧有事儿打电话有空一起喝茶OK白白”……闪人。

◎ 不能病不能死不能疯

语出作家章诒和。接受南都周刊专访,章师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财富是苦难:“外面越简单内心就越丰富……我在青春期没爱情,哪个男孩子敢理我啊?就不用想了,好好读书背诗写字,对一个年轻女孩子来说是很不幸的。接着就进了监狱十年,从26岁到36岁,关于饥饿关于疲劳关于肢体的痛苦关于一个人的尊严被当众撕下……你可以见到当年落后、野蛮到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这是监狱所给我的,经历这一切你就会坚定起来,我不能病不能死不能疯。然后我所有的亲人不断地走了,等日子好了些发现剩我一个人了,那怎么活?写下来呗。”

◎ 大自然缺失症

来自译者王其冰,语出儿童问题专家理查德-卢弗专著《林中最后的孩子》,原词为“nature-deficit disorder”。这一词组所描述的症候并非医学诊断。国外一网站对本词给出的释义是:某种对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对自然界的无知,皆因缺乏时间到户外,特别是乡野田园所致。这种“大自然缺失症”已经从儿童扩展至成人。谈及创作《阿凡达》灵感,卡梅隆称自己是一个“自然极客”(nature geek),与之对应,现代人大都患有某种程度的“大自然缺失症”。

◎ 吐槽

网络流行语,语源有日本漫才、台湾方言等不同解释。关于此语的另一种阐释认为它是日文“突っ込み”的台湾音译,并因此成为台湾国语熟词,艺人林俊杰《无聊》一歌中即有“又被人吐槽”歌词。网络流行语中的“吐槽”有抬杠、唱反调、不给面子、说大实话等意。据此,引申出“吐槽帝”等系列词。也有网友认为,“吐槽”一词的文学代表是《麦田守望者》,因为那本小说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一直在“吐槽”。

◎ 宽恕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来自《纽约时报杂志》文章,原题为“遗忘的终结”。文章讨论网络隐私,认为当网络能暴露一切,并且一直保存这些信息时,我们该如何生活。美国微软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美国招聘人员和人力资源专家会对应聘者进行网络搜索,其中约70%遭拒的应聘者都是因为网上有他们的不良信息。学者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新书《删除:数字时代遗忘的真谛》中说:“没有某种形式的遗忘,宽恕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 踩轮

来自网友刘炜茗本周推荐:“中午从诗人梁公处知道他造的一个词:踩轮。意指小白老鼠在笼子里不停地爬,以为自己已经前进了很多,其实始终在原地。梁公用‘踩轮’来寓意我们这些为稻梁谋者。何其形象啊。”针对此贴,网友连城2010留言:“这整个国家同样也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踩轮,何曾有丝毫进步可言!”

◎ 人情味都没有他就不是人了

语出著名设计师网络达人张发财。张师新书《一个都不正经》新近出版,接受记者袁复生采访,谈及写书动因,张师说:“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情味都没有他就不是人了,他整个就是一个统治阶级里的机器。”

◎ 打包申遗

又称捆绑式申遗。此申遗方式举世罕见,而我国却一再使用这一申遗方法。本月,在巴西利亚举办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中国登封的“天地之中”及6省参与的“中国丹霞”申报获胜即采用此法。而伴随这些申遗成功的欢天喜地,“左手申遗右手毁遗”的指责从未间断。

◎ 到毛尖文章里去找陈子善的行踪

语出书评家杨小洲书评,标题是“毛尖这些年”,是杨师阅读毛尖新书《这些年》读后感。上面这句子出现于杨师文首位置,是个方便改装方便套用的好句——我们可以“到老六的文章里去找汉声的行踪”,可以“到郭德纲的文章里去找BTV的行踪”,可以“到史航的文章里去找经典港片的行踪”,还可以“到张发财的文章里去找八卦史行踪”……你懂的。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