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7 | 评论(0) | 标签:敖鲁古雅, 玛利亚•索, 探秘, 使鹿鄂温克

(因为是工作杂志所刊稿,写起来难免有点“矫情”。但觉得内容本身还是很有意思,就第一次贴下工作稿。)

8月27日晚10点。记者走出北京保利剧院,内心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平静的激动。脑海里无章却清晰地回旋着空灵的歌声、热情的舞步、唯美的画面、神秘的色彩和古老的记忆,一切都归结于那种原生的魅影。这原生魅影,来自于8月26日至29日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首部解密使鹿鄂温克族的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

虽然这部舞台剧,首次使用了5.1声道环绕立体声,冻河破冰,寒风呼啸,鹿铃在耳边清脆作响……使得观众在逼真的音效环境里如置身其中;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似乎无需从灯光、音效等技术性角度去评价这部舞台剧,理解这部原生态的舞台剧,被这部舞台剧所感染与震撼,剧作故事本身——一个神秘的原始狩猎部落——目前只剩两百多人的使鹿鄂温克族的传奇——足矣:在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族里,居住着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利亚•索老人。她的年龄是个未知之谜,她最亲的伙伴是近三百头驯鹿,她一生都在山林中守护着她的动物伙伴、守护着部落文化、守护着大山神灵。

《敖鲁古雅》就是以这位神秘的老人为原型,历时三年筹划、制作而成。该剧总导演乌日娜说:“任何一个民族最初都是从森林深处走向草原,再逐渐走向平原,我们想通过一次‘寻根之旅’找到游牧文化的源头。”而今,成功上演而引起轰动的《敖鲁古雅》,将这个游牧文化之“根”,盘错于我们的心中,引领我们去揭开这个古老部落的神秘面纱、去发现这种原生文化的不朽传奇。

破译极地密码:重重迷雾下的敬畏

在北纬52度、东经122度的大兴安岭苔原森林中,是使鹿鄂温克人生活的根河市敖鲁古雅乡。当你得知敖鲁古雅这个人迹罕至的中国冷极,一年中冰冻期近6个月,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0多度;使鹿鄂温克族没有日历、没有文字的时候,想必你一定会惊讶这个使鹿部落会延续至今。不仅如此,使鹿鄂温克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景致,都饱含着重重的神秘色彩,而这种神秘,又是庄严而凝重的,使得你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内心会油然生成对自然、神灵以及使鹿鄂温克人的敬畏之心。

印第安人之谜:飘洋过海的使鹿鄂温克人?

在古老而神秘的使鹿鄂温克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当鄂温克人迁徙到大陆尽头——白令海峡时,不知该顺着海岸线往西拐,还是掉头回去。这时,一个萨满不断梦见长者告诉他,渡海后的地方叫阿拉希加(鄂温克语意为“等待你”),那里将成为他们的生息之地。于是在神的感召之下,很多鄂温克人渡海到达了阿拉希加,也就是今天美国的阿拉斯加,繁衍千百年,成为了后来的印第安人。

《敖鲁古雅》主创——“吉祥三宝”团队为更加深入而全面地展现使鹿鄂温克族的传奇,走访了北欧及远东地区,发现了使鹿鄂温克与北极圈艺术文化惊人的相似之处,并将其融入了《敖鲁古雅》之中。而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印第安人正是由白令海峡出发,经阿拉斯加登陆后逐渐南移的。也有生物学家发现使鹿鄂温克人和北美印第安人的基因排列很相近,极有可能有血缘关系。

尽管现在看来,使鹿鄂温克人与印第安人生活的环境并不相同,但他们有着同样的信仰,并且坚信“万物有灵”。人们也不难从他们的服装、头饰、以及居住的帐篷,寻得他们的相似之处。

极地生存之谜:“撮罗子”何以抵抗零下50℃的极限低温?

在敖鲁古雅这个人迹罕至的中国冷极,气候多变,常常九月就会下雪。一年中冰冻期近6个月,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0多度,而使鹿鄂温克人居住的帐篷——“撮罗子”,易搭易拆易搬,由松木搭建成半张开雨伞似的架子,夏天在上面覆以桦树皮,冬天则盖上防寒保温的狍、鹿皮。

即便如此,在如此艰难的冰冷环境里,使鹿鄂温克人以此抵御中国冷极的凛冽寒风而生存下来,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所以,不少人认为,使鹿鄂温克人是有火神的庇佑才会在严寒中如鱼得水。使鹿鄂温克是极地森林深处守护着神秘图腾的狩猎部落,他们坚信“万物有灵”:不止是动物,连自然界中的山、水、火等也都是有灵魂存在的,它们会嬉戏、会生气。尤其是火,猎民们在吃饭、喝酒时都要祭火神、烧火忌火崩裂出声,更忌拿刀刺火,否则激怒了火神,在严寒中他们将无法生存,猎到的动物也无法食用。

历史传承之谜:文字、无日历部落如何记录岁月光辉?

使鹿鄂温克族是一个没有文字也没有日历的民族。他们究竟是如何传承自身文化,记录部落历史的呢?其实,千百年来,他们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民俗文化都是靠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他们最擅长的口传身授途径就是民歌。他们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神话传奇化为歌词,配合他们原始的发声方式、悠扬旋律,在深山密林中不断传唱。正是一代又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坚守,才使得使鹿鄂温克沿袭至今。

在使鹿鄂温克族内,几乎人人对民歌都能“信手拈来”,听到的、看到的,都能变成歌谣随编随唱,唱他们追逐野兽、栖息山林、漂泊动荡的狩猎生活,也唱他们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与情感,在唱与传中形成了他们的“口头文学”。

这些传奇色彩浓厚的民歌,也被原汁原味地搬上了《敖鲁古雅》的舞台,为我们娓娓道出使鹿鄂温克流传千百年的文化历史。而《敖鲁古雅》的主题曲《东泉》,其创作历程也颇具浪漫神秘色彩。“吉祥三宝”中的乌日娜在鄂温克地区偶然发现了一个刻在白桦树上的民歌简易曲谱,仅有几小节,以及寥寥几句记述的爱情故事:

我要与我心爱的人搭一个“撮罗子”,等待他娶我,一起过幸福的日子。

不知何年的小小爱情民歌居然在今天还能寻得踪迹,乌日娜深受感动,抄录后精心修改,丰富了曲调并填词,她的丈夫布仁巴雅尔和秦万民添加制作了汉语版本,他们共同续写了这个平凡感人的爱情故事,终于让这首未被传唱过的爱情小调回荡于人们耳畔。

频繁迁徙之谜:一年搬家超过六十次只为驯鹿?

使鹿鄂温克人搬家频繁,在冬春季节每两三天就迁徙一次,夏秋在一个地方最多也就住二十天。使鹿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使用驯鹿的狩猎部落,如今驯鹿只剩下了一千两百头。起初,他们不断搬迁正是因为他们的驯鹿伙伴如果长期在一个地方居住,就会吃光附近的苔藓,不得不跑去较远地方觅食,这样就容易受野兽攻击。然而长年的游猎生涯,使鹿鄂温克人逐渐养成了乐于搬家的心理,他们总希望在新的地方迎接客人,认为这样才是对客人最大的尊重。如此一来,每一次的搬家,也成为了纯朴猎民们喜庆欢乐的大事情。

走进神秘老人:层层传奇下的崇敬

《敖鲁古雅》以“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为原型,将使鹿鄂温克几近消亡的民族文化搬上舞台。而最为难得的是,神秘的玛利亚•索老人与一只使鹿鄂温克驯鹿来京为这部舞台剧登台。当舞台剧最后,她和驯鹿出现在舞台上时,全场沸腾,掌声雷动,久而不停,表达着观众对这位一生居住山林,守护部落文化的老人的敬意。

——她,就是一个传奇,一个令人崇敬的传奇。

传奇“女酋长”的年龄之谜:永远八十岁

玛丽亚•索出生在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里,由于使鹿鄂温克人没有日历,因此所有人包括玛丽亚•索自己都不知道出生的确切年份与时间。2009年,玛丽亚•索的家人为她过了她人生中第一个生日,她的年龄也就定格在了那一天,当再有人问起“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的年龄时,玛利亚•索的回答总是:八十岁。

传奇“女酋长”的不朽精神:永远的“山林守护神”

玛利亚•索几乎一辈子都在山上度过,手机、电视等现代物品与她绝缘,她也是猎民点唯一不会说汉语的老人。

但玛利亚•索却是最了解驯鹿与大山的人,驯鹿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找苔藓吃,只有她知道。她也是族中最清楚撮罗子该搭建在什么位置、高度多少最合适的人。玛利亚•索还收养了很多猎民点的孤儿,她家开饭时,最多能有二三十位孩子。因为她的善良无私与广博智慧,赢得了族人的尊重与信任,成为了使鹿鄂温克的精神领袖。

2003年,使鹿鄂温克当地发起“生态移民”,为使鹿鄂温克的猎民们在山下提供了更为现代化的住处,但玛利亚•索依然选择留在山上守护她的动物伙伴。她对儿子说:“驯鹿离不开林子,山下我们住得好,驯鹿住的地方不好,不想下山。”在她的影响下,一些下了山的猎民又追随她重新回到了山林里。

因为这位“山林守护神”的坚持,猎民点才能延续至今,并且尽可能保存下了使鹿鄂温克的风俗文化。她的女婿赵四新说:“如果没有她,撮罗子可能就不成样了,驯鹿也没法躲开野兽和一些猎鹿者在山林中设置的圈套,可能全都没了,整个使鹿鄂温克没准都会散。”

传奇“女酋长”的驯鹿情结:价值上百万的“伙伴”

玛丽亚•索出生时,就被妈妈放在桦树皮做的筐子里,让驯鹿驮着来回搬家。所以驯鹿是陪伴“老酋长”从小到大的最忠实伙伴。那时候,她家里只有一头驯鹿,待到她出嫁时,已经有了十几头驯鹿,她的嫁妆就是六头驯鹿。

而如今,在鄂温克五个猎民点中最大的玛利亚•索猎民点里,共有300头驯鹿,200头属于玛丽亚•索。如果按照每头驯鹿5000~6000元的价格计算,玛丽亚•索是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但这徒有虚名的价格显然远没自己的“伙伴”重要,玛利亚•索过着最原始质朴的生活,很少宰杀驯鹿,除非当它们将死;她的每一头驯鹿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似乎听得懂玛利亚•索的倾诉。每逢4月底5月初驯鹿接羔,是玛利亚•索最欣喜的时候,她总是像看到自己孩子降生一般欣喜不已。

在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中,男女主人公正是因驯鹿结缘,从而展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此次登台《敖鲁古雅》的驯鹿,被使鹿鄂温克族人亲切地称为“小鹿别阿”。 “别阿”的表现更是令观众兴趣盎然、兴奋不已。参加表演的鄂温克猎民介绍说:“这匹雄鹿从生出来,额头就有一块月牙形的胎记,我们认为这是纯洁之光的象征。在我们鄂温克族,月亮是夜间照明的值班神,有赋予纯净、自然与美好的神力。驯鹿‘别阿’名字的意义和萨满舞的服装上那些月亮神和太阳神的图饰,是鄂温克族的文化标志。”

聆听猎人传说:代代坚守下的唯一

动物崇拜、图腾守护者、萨满信徒……一个个带着神秘色彩的名词,勾勒出使鹿鄂温克族不同寻常的轮廓。这个隐藏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最后狩猎部落,听得懂神灵召唤,也能与万物密语,而这,正是使鹿鄂温克族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的原因。

狩猎:膜拜动物的准则

使鹿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族内的每个猎民都是一流枪手。但猎民们除了维持日常生计外,从不过度捕杀动物,他们在狩猎中也不会猎杀发情或是怀孕的动物。他们依赖自然,依赖动物,所以更懂得维持自己家园的和谐发展。

使鹿鄂温克的猎民们把动物视为自己的朋友,甚至能从“朋友”的足迹中看出它们的情绪。他们对动物的尊崇也时常流露在他们的舞蹈艺术里,模仿仙鹤、模仿驯鹿,渴望自己能像仙鹤身姿优美、能像鹿一样聪慧勇敢。《敖鲁古雅》总导演乌日娜说:“我们演员身上的服装,很多是由死去的驯鹿身上的皮毛手工制成的,还有‘仙鹤舞’中的仙鹤舞,也是用真正仙鹤掉落的羽毛一点点缝制而成的。”

图腾:敬畏万物的心灵

前文也提到,传说使鹿鄂温克是极地森林深处守护着神秘图腾的狩猎部落。他们坚信万物有灵,不止是动物,连自然界中的山、水、火等也都是有灵魂存在的,它们会嬉戏、会生气。尤其是火,猎民们在吃饭、喝酒时都要祭火神、烧火忌火崩裂出声,更忌拿刀刺火,否则激怒了火神,在严寒中他们将无法生存,猎到的动物也无法食用。

在这些忌讳背后,是使鹿鄂温克猎民对于大自然法则的遵循与敬畏。尽管图腾观念已随社会发展而淡化,但日月电火等还是会化为纹饰出现在使鹿鄂温克人的服装或用品之中。

《敖鲁古雅》一开场就表现出使鹿鄂温克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年迈的女酋长与自然生灵对话的情节,表达出族人对自然之神的浓烈感恩之情,与电影《阿凡达》中可以与翼兽成为伙伴、并信仰神树的纳威人一样,有着对故土的留恋与热爱。所以,也有人将《敖鲁古雅》形容为“舞台上的中国式《阿凡达》”。

萨满:对话神灵的桥梁

使鹿鄂温克猎民是萨满文化的信徒。他们认为“萨满”是人和神的联络人,能帮助他们与祖先神灵交往通话。猎民们在长时间猎不到动物、家人去世、治疗疾病等情况下,都会请萨满举行各类仪式。此时,萨满会跳起萨满舞,口中念念有词地与神灵沟通。没有人知晓萨满仪式中,他们究竟与神灵密语了些什么,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敢一言真假。

萨满文化中的神,可理解为大自然,万物一体是萨满文化的精神核心。萨满与其他有着复杂教义的宗教不同,它直面自然,简单告诫,它“告诫”族人“要尊敬长辈”、“不能往河里吐口水”、“森林中打猎时不得大声喧哗”,“如违反会受到神的惩罚”等等,对族人很有威摄力。如今,萨满舞面临失传。2010年,萨满舞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敖鲁古雅》首次将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萨满舞搬上了舞台,“萨满”舞者身穿重达60斤的萨满服跳起的神秘舞蹈,引领我们重温了人类依附于大自然母体这一千年古训。

乐器:游猎生活的积淀

《敖鲁古雅》中使用的特色民族乐器,大多来源于使鹿鄂温克族千百年来的游猎生活,如鹿哨能发出类似鹿鸣的嗷嗷声,是猎民们召唤驯鹿的工具。口弦琴的吹奏方法也是猎民们在打猎之余逐渐摸索出的,这些乐器都是使鹿鄂温克人原生态生活的最好展示。

更让人惊叹的是,主创团队在创作这部剧目的时候,在当地收集到了使鹿鄂温克族现存的全世界仅有两件的乐器,因为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它的用法与名字,所以此前神秘乐器一直在破解之中。直至8月4日从排练现场传来了神秘乐器已被成功破解的消息,使得我们得以在《敖鲁古雅》中有幸领略这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神秘乐器之声。

喉音:相融自然的杰作

我们会发现,在《敖鲁古雅》在演唱方面,最大亮点便在于“喉音发声打拍法”。这是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原始发声方式,同样来自于猎民们对于驯鹿以及鸟雀声音的模仿。而不经任何乐器,完全通过喉音发声,极似驯鹿及鸟雀之声,不得不让惊叹使鹿鄂温克族这相融自然的伟大杰作。

演唱喉音时,要求胸腔,肺部等器官共同协作。《敖鲁古雅》的音乐总监秦万民表示:“这种发声方式难度很大,但并没有人教过猎民们,都是他们自己模仿动物,之后掌握到了要领和正确的发声位置,因此唱出来很有震撼力。”

传奇背后的反思

《敖鲁古雅》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最后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的传奇中。艺术总监布仁巴雅尔表示:“当地很多民间艺术在歌谱、简谱中的记载是有的,但这些记载方法记录不了他们的民族、个人风格,以及民族情感。我们希望可以更全面地将这些民间艺术传承下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朴实的民族,了解他们伟大的精神。”

诚然,一部原生态舞台剧无法尽显这个神秘部落的传奇故事和伟大精神,但《敖鲁古雅》抢救性地收集了大量北方森林原生态猎民的民歌、舞蹈、器乐、形体艺术等弥足珍贵的文化素材,使我们终于有幸在城市的喧嚣、现代的繁复中体验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纯真、一种感恩万物的敬畏。而这些,似乎正是现代人所慢慢忘却的。这或许是在展现使鹿鄂温克的神秘传奇之外,该剧所想传达出的一种对于现代人的劝戒与警醒。

如今,这个什么而伟大的部族仅剩两百余人,驯鹿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民歌、服饰、仪式舞蹈等文化遗产濒临消亡。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应该抱着敬畏之心去尊敬、保护、推介和传承。

——万物有灵,传奇不死。

(感谢《敖鲁古雅》主创“吉祥三宝”团队和北京保利剧院为本文提供文字和图片资料。)

(刊载文章,转载需通知。)

小7的最新更新:
  • 奇迹无所不在 / 2010-08-09 22:36 / 评论数(15)
  • 文化复兴与时评论政 / 2010-07-15 22:03 / 评论数(7)
  • 文人反骨陈独秀——牢狱常客 / 2010-05-14 22:52 / 评论数(2)
  • 文人反骨陈独秀——激扬文字 / 2010-05-14 10:35 / 评论数(1)
  • 信访不如信网之后 / 2010-05-10 11:11 / 评论数(1)
  •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