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兴旺说明中国证券市场得靠民企

 

2010-8-19 每日经济新闻

 

   
中小板指数返回历史高位,说明中国未来经济的希望在中小板民营公司;价值投资与短期投机者挤入中小板,说明无论从炒作还是从未来的增长前景,中小板都是投资者的希望。

 

   
8月18日,深圳中小板指数为5964.66点,距离今年4月的高位只有一步之遥。从2008年10月28号以来,中小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一轮上升行情。中小板指数自推出后就走出上升行情,在2008年1月15日到达6315.09点的高位,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涨幅高达532.36%。此后受金融危机影响掉头向下,但到2008年10月开始反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期上证指数与上证50在震荡中徘徊。

 

   
任何一个市场大盘蓝筹股都是定海神针,但中国证券市场的神针不再定海,反而成为吸纳资金的天然针筒。而一直为人所诟病的不理性的中小板市场一路不理性下去,在高位扶摇难下。

 

   
大盘股的折价是中国证券市场未能带给普通投资人收益的重要原因,股市十年来带给投资者的回报少得可怜。

 

   
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在上海市场上市,沪综指与中小板指数因此成为大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分属区域,市场给予中小板指数以较高的预期,而在历史低位徘徊的银行等大盘股仍未受到青睐。

 

   
以安全边际论,谁也不会认为目前购买低价的工行会有较大的风险,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公司也不会带来超额的回报。加上源源不断推的再融资方案,以及排队等待上市的城商行与农信社、改制之后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人们难以相信以规模取胜的银行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惊喜。

 

   
大盘股存在数重折价。大盘股要承担改革的成本,源源不断的大盘股推向市场降低了大盘股的水位,在经济转型之前承担的是改革的成本,而在目前的经济转型期则要承担社会成本上升的压力。银行业在上市前为国企改制承担的成本表现在台面上,不良贷款不堪重负,一些银行处于实质上的破产境地。而在银行改制上市后,为基建、为地方、为国企承担的成本隐藏在水底,表面上银行报表花团锦簇,但投资者总是担心赢利与不良贷款率在地方政府负债、在风险极高的房地产市场面前不堪一击。

 

   
更重要的是,国企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绩效考核等让人看到一丝希望,但关键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政企分开等方面很难让人满意。投资者当然不会把国资委的话当真,以为国企真的在保值增值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市场化。

 

   
反面的例子就在眼前,被誉为新国企代表的中铝在为避免上市公司被ST而奋斗。据媒体披露,在内部会议上,中铝集团董事长熊维平给各单位下达的红线目标称之为生命线、生死线、高压线。“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才能确保中国铝业下半年不亏损,确保实现全年盈利的指标。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国铝业就要进入上市公司的ST板块。”而这对于资金链极为紧张的中铝的致命的,中铝的银行授信与证券市场再融资都会受到严重挑战。中铝的多元化竞争、凌厉的扩张短期内急剧扩大了总资产规模,但市场下行期间水面下的风险显露无遗。诸如大型国企领导人削尖脑袋从政的新闻从未断绝。

 

   
中小板指数上升,酝藏着极大的风险,追高未必合适。力量极大的民间游资在全流通与经济转型时期,无法撬动大盘,改为专攻中小板与创业板。在中小板,内幕交易、信披违规、资产转移等层出不穷,相比而言,大盘蓝筹股在这方面要规范得多。

 

   
人们依旧青睐中小板的原因绝不仅仅因为容易操纵,而是在许多中小板企业身上体现出野蛮成长年代的蓬勃活力,这一活力正是三十年前中国经济能在全球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民营企业家身上存在着种种不规范,却不存在根本性的制度折价因素,企业不会成为制度性的输血管道,而企业家与企业之间也不存在错误的激励机制。如果有一天,中小板与创业板大部分成为权贵的利益输送渠道,中小板的大跌之日也就到来,中国经济将失去最亮的亮点。

 

   
中小板受出口下降影响,受经济转型影响,受获利回吐影响,会下挫,会震荡,但在低位不会持久,这是与大盘股最明显的不同。

 

注:晚与一些投资界的朋友聚会,较乐观,多数人理性。

   
都认为转型的攻坚战迫在眉睫,此时不会轻易以资金验证轻狂的自信,重中之重是追逐下一轮经济的亮点。

   
无数的资金在追逐少数几只好企业,就象众猎人逐鹿,鹿价抬升。

 

   
一场又一场的自然灾害。

   
想知道,为什么发生?泥石流与环境恶化是否有关,还是纯属天灾?很多年前去康巴地区,雪山修路,碎石随意倾倒,当时就担心脆弱的生态,至今难以忘怀。

   
有关部门与专家不应该失语,这是体现民族反省能力的时候。

   
雪山与大江大河的源头应该涵养,虔诚当如对待自己的母亲。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