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对苦难你就不配当记者
 

 

 有人问我,一个人掉进水里,你是先救人还是先拍照?我说我的选择很简单,先救人。他说,你不是记者吗?我说对不起,我娘生我时,首先是人,是这个社会的一名公民,之后才是记者。

人家常说我做太多不属于记者范畴的事,说我越轨了。我说对不起,我在报道中严格按照新闻专业主义的定律,按照记者的职业规范去做。但是做完之后,我作为公民,还可以给我面对的弱者争取更多的权利,这时我就必须要采取公民行动。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努力了不一定会改变,但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改变”。

就拿我这20年的职业生涯来讲,我当年二十多岁就做了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的报道,马上引爆全省范围的回收市场整治。十年后的兰州股市黑幕报道,也引爆了全国性的股市整治,兰州有150多人被捕。然后是北京出租车垄断黑幕报道,不仅引爆了整个出租车市场的整治,而且启蒙了出租车行业从业者,强化了他们的维权意识,促成了一系列维权活动。

我认为舆论监督有以下三个层面的作用:

第一,从微观上讲,舆论监督往往都是捍卫具体的公民权利,对特定的受害者诸如被强制拆迁的业主,被辞退的老师,直接起到一个司法救助或行政救助的作用。第二,从中观上讲,我们的努力可能影响公共政策。第三,从宏观上讲,我们每天的报道大多是真相的呈现,只要不断把真相告之于众,就有累加效应。这个作用是一个渐渐的,常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这个作用往往是最大的。

有人问我为什么一直苦苦坚持,我说实在话,主要是因为我的内心可能太柔软,我看到别人求助的眼神会很痛苦,会感到折磨。要让自己的痛苦少一点,那么我就得行动,在职业范围内给他们一些帮助,换得内心的宁静和宽慰。这是激情的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我是记者。从职业层面讲,你就应该容易被那些事情打动。作为记者更需要有激情,如果你对所有的受难和痛苦都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