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行业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关于洋河高层坦言向五粮液买基酒的。虽然只是豆腐块大小的一篇小文章,但还是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购买基酒是白酒行业里的普遍现象,也成了约定成俗的行业潜规则。自从上个世纪“秦池标王事件”以后,购买基酒已经成了行业禁忌,大家都是只做不说、讳莫如深。


如今,洋河坦然承认,洋河大量中低档酒确实是靠外购来拾遗补缺,但主导品牌是靠自己的原酒保证。这不能不让人佩服洋河的勇气和担当。在三鹿、霸王事件以后,质量问题已成为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在信息时代,企业和商家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以前因为历史原因盛行的行业潜规则,如今行不通了。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被媒体网络曝光后,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致命的一击。


也许洋河的坦诚只是为了回应外界对基酒不足的质疑,但它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企业的道德底线。我们看一个企业有没有社会良知和使命感,不是看它在公益事业上捐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看它怎么样对待它的消费群体。诚实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当然,从这件事情,我们也应该客观的、毫无偏见的来看待白酒行业中购买基酒的现象。


个人认为,购买基酒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我们都知道,酒的酿造工艺非常的复杂,对水、气候、气温、原料、地理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一些优秀白酒企业的产能。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只能像采购原材料一样,采购基酒,然后通过独特的勾兑工艺,调配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品酒。既然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就应该毫无保留的告诉消费者,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学会尊重消费者,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是目前中国的企业亟需加强的一门课程。洋河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风度,也给深陷虚假浮躁、急功近利的白酒行业树立了道德标杆。所以说,洋河近年来的强劲发展势头不是偶然,有着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真正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了心上。


对于产能不足的软肋,洋河自然很清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弥补措施。如以
5.36亿元的价格拿下双沟酒业40.6%的股份,相间接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基酒生产基地。同时洋河还公告投入11亿元开展名优酒酿造技改二期工程,据了解,项目投产后将年新增2万吨名优基酒产能。


如何保持供需平衡是一门艺术。行业大佬茅台赢在产能上,物以稀为贵,让茅台独领高端风骚。也输在产能上,导致市场上假酒横行,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如何突破茅台的怪圈,对洋河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作为消费者,我们相信,一个坚守道德良知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会走得更远,更加的坚实。

 


文∕望川秋水

canxue911@163.com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