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我国以前提三个代表,三个至上,大概是三个基本上包含了天下。民间的说法是事不过三,第三个是反三俗,又被老子说中,反者道之动,反三俗的目的是为了三个至上和三个代表。为什么前两个三雅提倡多年,社会还是有那么多三俗呢?   三俗和三个代表,三个至上一样,比较饶口,庸俗、低俗、媚俗。和笔者搞不清楚前两个三一样,庸俗、低俗、媚俗,似乎同一个俗,和三个代表其实是一个代表,三个至上实质是一个至上一样,无非是形容词而已。反正不就一个俗吗?小样,穿上马甲我就认不出你?   俗,这个字,按照王力古汉语词典解释,1,是风俗,所谓移风易俗。2,世俗,当代人。庄子说,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又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引申为庸俗,与雅相对。反正,庸俗、低俗、媚俗基本上是指风俗拜物,风雅之人不谈钱,世说新语里,时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 ( 搬走这个东西 )。这风雅,看来如今只有不差钱的本山大叔才能附庸了。   看来,如今领导提倡反三俗,是和社会拜物主义盛行有确切的关系。当然,拜物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前者是物质利益至上,后者是物质决定意识。批三俗的人要深刻认识两者区别,以免误伤。   社会拜物意识的根源,按照唯物主义的理论,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现在的经济基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政府、媒体,社会,不遗余力地建设,高楼大厦,公路,高铁,老板,增长率,如此种种,要不拜物,也难。   理论上,唯心主义似乎容易拜神,不拜物。不过,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东西作为圣旨,实际上,唯物主义就容易变成唯心主义。看似崇拜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实际上迷信的是GDP数字,而不管民生的艰难。看似经济飞速发展,实质上,两极分化。心外无物,只管维稳,反三俗,要反这种唯心论。   中国有句老话,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三俗的产生根源,和官员以身作则大有关系。官员按理是全民公仆,不但要重商,也要重农,更要重工人。然而,经济建设成为唯一,一面倒的GDP崇拜,让老板们成了市长们的座上客,而农工要见,只能偶然,偶然见了总理,晚上还得翻墙,不是上网,而是逃亡。反三俗,要反这种唯上论。   央视,春晚年年上演本山老师的雅剧,社会这么多年,还有郭德纲这种三俗在,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说,央视没有责任了,也基本完成历史使命,怪不得老天爷元宵节要点蜡烛。新华社也没责任,从49年前就开始语言提倡美国式民主,历史责任也承担过了,在郭德纲事件中,又充当一回预言者,老天爷估计也快要动手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历史任务完成的,都可以去极雅的天堂见马克思,列宁,毛主席,那里不需要钱,按需刷卡。按照辩证法,如果三俗没了,高雅估计也没了,因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犹如硬币两面,一面没了,另一面也就自然消失。   当然,上面说要反,笔者肯定是支持拥护。反正,高雅和我也无关。我是不俗不雅的凡客。只是,现在谁最三俗呢?   就是你,对的,别躲开,目光不要游离,不要转身,不许打酱油,不许俯卧撑,唉,别走开,别跑,快回来,三表叔!  

Read the original:
社会急需反三俗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