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很荒谬。我们天天讲相信科学,但在发展的同时,作为一个在口号层面给予科学无所不能头衔的国度(例如“人定胜天”),内心还是相信神医的,跟着神医舞之蹈之的信众还是时不时地表现得很天真,奈何奈何。

从北到南,一年之内,有大名堂的神医术士可谓前仆后继,年前是张悟本,最近是一个叫做李一的道长。这也算是一个奇特景观。前者从始至终,都是个面目模糊、来路不明的人,他的走红算是偶然所得,要感谢图书出版领域的二渠道贩子以及等米下锅图省事的节目编导,在两者一主动一被动,一攻一守的作用下,张先生得以在媒体上夸夸其谈,做了一把绿豆、茄子和苦瓜的优秀推销员。后者倒是眉目清朗,名头端的响亮(道教协会副会长),自被一份在业界很有口碑的新闻杂志推出后,施施然领受了本土现世神仙的位置,按照最近媒体的报道,已号称有三万弟子,马云、王菲、杨锦麟等成名人物都拜他为上师了。

一眼看去,张悟本和李一道长是不能比较的。张先生忽悠的群体涵盖极广,涉及大中小城市的中老年群众,目标市场不明确,就算后来坐堂挂号,也据说不过是千元左右的价码。按照营销学原理,属于刚完成市场推广,就资金链崩溃的创业未遂企业。而李道长不然,其现身的缙云山道教网(www.jysdj.com)上,最贵的“总裁研修班”,已经是36000元/人;还有9000元/人的“道医调理”七日养生班、3800元/人的“道家养生”五日研修班及“女子太阴炼形”五日养生班。显然,这可绝对是目标明确、毛利率高的细分市场龙头了。

在名医仙师们层出不穷、精益求精之中,在叹服这些牛人牟利水平同时,笔者不禁很有些小小的惊诧。那就是为什么,广大群众总是有做白鼠、做信众的大无畏勇气,一不怕苦、二不怕穷地一遍遍重复希望-失望-希望的环形路呢?难道他们真的一会儿眼睛雪亮,一会儿不明真相吗?

有人爱拿文化说事儿。说什么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巫术、神医,乃至说这些东西和义和团那些大师兄们玩的把戏无甚区别。我觉得这是非常错误的。事实上,经过一百年的洗礼磨练,我国民众已然从过去很容易相信人,变得非常不容易相信人,这方面,从遇到事情要劳动政府三番五次地辟谣可以佐证。

那么,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呢?

笔者以为,神医迭出的背后,透露出的是广大民众的焦虑。焦虑者无他,惟愿健康长寿耳。顺着媒体的报道深入下去,在热闹的求医问药场景之外,其实应该发现,作为这些神医的粉丝实际相当可怜。他们畏惧疾病折磨、忌惮环境污染,多数无法及时得到医院和医师的指导,这蕴含着我们社会全体成员焦虑感、紧张感的缩影,隐喻着分配和医疗制度的现实矛盾。

在公开报道中,总爱将国人平均寿命提升到了多少岁,当作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绩进行宣传。但这个宣传口径却忽略了生命长度之外,还有质量。对中老年人群而言,他们虽看似已达中产,但同样缺乏保障感,期待无灾无病地老去。老迈伴随的身体机能下降,直接带来了对疾患和对老无所依的畏惧,这使得他们虽暂时摆脱了衣食、住房的困扰,重又陷入到了新的更深的忧虑中。为给自己、给家人尽可能地减少麻烦,他们在自助之外,更加迫切地希望“他助”。

从这个角度看,神医术士实在是应运而生。即使没有昔日的张悟本,没有当前的李一,那么,对养生保健话题感兴趣的人也一点不会少,而且还会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而越来越多。其中的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看病难、看病贵的特殊国情。

这是一幅多么让人感到无奈的画面。当人们老去,仍终日畏惧疾患痛苦和因病致贫,此时,拥有资源的医院和受过训练的医师大部作壁上观,不及理会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愿望与求告。

可见,要让社会上少一些神医道术,多一些科学养生,还是从早该完善但从未完善过的医疗制度体系入手,不仅理当充分体现公平负责的理念,更要体现发展成果惠及普罗大众的核心逻辑。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者应该看到,为抹去广大信众身后那道焦虑的影子,肯定不能光靠苦口婆心与正言厉色的说教。http://view.news.qq.com/a/20100804/000014.htm

请看原文:
神医迭出的背后是民众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