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生

BBC中文网记者

温家宝

温家宝向邓小平铜像献花(新华社图)

中国总理温家宝星期五(8月20日)在深圳发表讲话,再次提及中国的政治改革问题,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温家宝说,“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事实上,这并不是温家宝第一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他每次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讲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密切解读,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热切期待,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一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有人喜欢把温家宝的讲话看成是个人自主性的体现,赞扬他出面主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勇气。一些观察家甚至提出疑问:他的讲话是否代表中央?

分权和监督

对比一下五个月前温家宝通过中国当局权威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所表述的内容就可以发现,上述的猜测没有什么根据,温家宝的最新讲话也没有什么新意。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政治体制改革时说,“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温家宝这次在深圳讲话中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还说,“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温家宝在五个月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温家宝的这些谈话的确表达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也提出了分权和监督这两个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具体的措施和切实的行动。

到目前为止,在腐败猖獗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公众希望听到的并不是“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空泛言辞,希望看到的并不是“政务公开”之类的表面文章,而是能够真正带来变化的改革行动。

划时代的改变

中国现在正在纪念作为经济改革成功重要标志的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人们注意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得益于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转变,包括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允许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市场竞争,等等。

现在,人们也期待着中国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出现类似的划时代的改变。例如,允许政治反对派的存在和允许独立媒体的存在,等等。

前不久,中国作家余杰的新书《中国影帝温家宝》在香港出版发行。这本书否定了有关温家宝属于中共体制内温和派和改革派的评价,批评温家宝只注重表演,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没有以更多的努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有评论人士指出,温家宝在深圳发表的最新谈话就是对《中国影帝温家宝》作出的回应,表明自己不是“影帝”,而是“改革家”。

事实上,“影帝”和“改革家”可能都是夸张的评价。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大胆的政治家作出承担历史责任的决断。


请看原文:
评论:温家宝的政治体制改革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