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美国通货紧缩                         卢麒元   《华尔街日报》报道,债券大王格罗斯( BILL GROSS )、基金经理格兰瑟姆( JEREMY GRANTHAM )、对冲基金经理弗涅尔( ALAN FOURNIER )和李泰伯( DAVID TEPPER )等明星级投资者,忧虑通货紧缩的到来,正在重组投资组合。他们增持债券以及派息股票等带息投资工具,亦开始购买保障(对冲安排),以防股市大跌。 按照格罗斯的说法,美国消费物价指数过去两年录得 0.1% 的跌幅,通缩已经来临。格罗斯的说法,得到了格林斯潘的进一步强化。格老认为,美国存在双底衰退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伯南克再次强调消费对美国经济的拉动意义。人们开始猜想美国会否实施新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强大的舆论推动下,人们开始寻找非美资产,以及带息投资工具。美元 一度 出现了幅度惊人的下调。 笔者对于美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毕竟,粮食和石油价格的定价权在华尔街手上。但是,美国通货紧缩的货币效应确实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以中国为例,在美元快速贬值的过程中,人民币势必将加速升值。同时,人民币在美元溢出效应的挤压下,可能会持续增加发行量,导致人民币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亚洲国家似乎都在面临同一问题。美国出通缩,亚洲出泡沫。 美国政府难道真的不在乎弱美元的后果吗?当然不是。这是欲擒故纵! 笔者多次强调通货膨胀的跷跷板效应。 通货膨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货膨胀前半部分就是房地产暴涨;后半部分是粮食等生活资料暴涨。 笔者个人认为,美国即将迎来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决不是通货紧缩。 你能想象一下,粮食和石油突然暴涨时的景象吗?中国已经预演了“蒜你狠”和“豆你玩”。今后登场的必将是猪肉和主粮。 你再想象一下,各国政府可怜的政策运用空间,还可以发债吗?还有量化宽松的空间吗?没有了!包括欧盟和日本在内,只能求助于美国的债务资助计划。那将意味着,一些国家再一次失去部分经济政策的主导权。 笔者不敢想象中国面临剧烈通货膨胀的景象。我不愿触碰加息这个词。中国经济增长实际上相当脆弱。房地产和银行出状况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中,银行已经开始拼命在市场上集资了。问题是,一旦开始加息,其他企业将如何生存?地方政府如何筹集资金还本付息?在建项目如何按进度进行?最后,所有的经济政策问题会统统变成就业问题。我要问,人民银行会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吗? 很多人质疑甚至嘲笑奥巴马增加美国人就业的承诺。我也一直惊讶,奥巴马真的敢于开出如此巨额的空头支票吗?但是,当我注意到法国部分地区骚乱的时候,开始想明白奥巴马的用意,一股寒气直逼脊梁。我想到了大萧条后的混乱不堪,我想到了治安状况拉美化的欧洲,我想到了伊朗,我想到了身边的罢工潮,等等等等。最后,我想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增加就业的不二法门:就是动乱和战争。 一个武装到牙齿的人是不会饿肚子的! 我一直在思考 胡晓炼女士最近的文章。在仔细观察美国最近的经济形势之后,我似乎感觉到了一些东西。形象地比喻一下,我们在风暴即将到来的时刻,解缆出海了。我看到了一个悲壮的背影。 美国诡异的通货紧缩,让难得的复苏气氛重新蒙上了阴影。 中国管理层三心二意的宏观调控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政策总是带有倾向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更是如此。他考验的不是政治家的智慧。如此简单的问题,是不需要很高智慧的。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立场问题。 恕我直言,站在人民和利益集团的中间,必然是两难。 如果,坚定地站到祖国和人民的一边,一点儿也不难。 传说领导人喜欢阅读张居正传。这消息多少令人感到一点儿安慰。 破解当今困局的方法,确实可以参考万历新政。万历新政就两条:整顿吏治;整顿税制。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这两条。整顿吏治,张居正用的是考成法,用今天的方式更简单,民意测验(由独立机构采集),民意支持度不足三成,鞠躬走人。整顿税制,张居正用的是清产核资重定税负,用今天的方法也不复杂,由个人申报资产、资本利得和劳动所得,增加资产持有、转移、赠与的赋税,增加资本利得的赋税,减少劳动所得赋税。税务机关接纳个人自动上报资料和自觉上交税款。公民就应当是自动报税。税务机关不履行征缴职责。税务机关将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偷漏税行为,警告无效后,将预重罚,直至严厉的法律制裁。应将中纪委并入国家税务总局,建立税务警察部门,使税务总局成为反腐败的最有效工具。 美国通缩,就通缩吧;美国印钱,就印钱吧;美国打仗,就打仗吧。 中国政府没有必要凡事都“我们愿意与美国人民一道”,美国人民可能也未必愿意和你一道。中国政府没有必要做一个对外负责任的大国,你只要对人民负责就好了。中国政府只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山寨”一次“万历新政”,就能极大地促进内部需求,就能够抗过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最后,再一次提醒普通投资者,不必理会通胀或通缩的争吵。中国缺乏足够多的带息投资工具,也没有足够多的对冲手段。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场外观察。不要投资,决不负债,耐心等待大调整的到来。

Read more here:
诡异的美国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