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慕春 | 评论(0) | 标签:李一, 怪力乱神, 汤一介, 合影, 陈鼓应, 传统文化, 道家, 神仙

最近两天李一“道长”成了红人,涉嫌猥亵强奸,养生,学历造假等诸多问题,据《南方周末》披露,其人先前还因“三乱资金”的问题被重庆警方调查过,综上所述,现在的这位其实本来就很“红”的红人,在网络媒体不谋而合的联合行动下,诛杀剿灭的可谓体无完肤、劣迹斑斑了。但我更关心的,却是来自新浪网新闻中心的这则消息:国学家汤一介教授被曝曾向李一授匾: http://news.sina.com.cn/c/p/2010-08-23/040920952492.shtml 另外,凤凰网对于这种精神“赞助活动”,也有披露:http://news.ifeng.com/photo/news/detail_2010_08/23/2093065_0.shtml

假如这则消息属实,而照片上的合影也并非移花接木或偷梁换柱,而确是北京大学的汤一介教授,那么,我就真正为当今社会此起彼伏的“文化现象”,哭笑不得以后,感到遗憾。虽然,这种遗憾我也说句未卜先知的神仙式大话,也许早就在我意料之中。汤一介这人也许大家不了解,他本人不但是北大哲学系的有名教授,而他的父亲更为有名,就是专门研究佛教史的海内知名大家汤用彤先生。先生是位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早年曾到哈佛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深造,他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是学术界享有盛名的大著,或许作为先贤的哲嗣,昏定晨省,克绍箕裘,这也培养了汤一介对于宗教比如老庄道家与佛学的爱好,并对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的推动,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比如,我曾经比较欣赏的台湾哲学家陈鼓应先生,就在他那本我几乎翻烂了的专著《悲剧哲学家尼采》中,有过这样的说明:

“一九八四年秋,我回到阔别三十五年的祖国,初次在北京大学讲尼采与老庄哲学,并承北大哲学系汤一介教授之邀请,在中国文化书院讲这东西两家的比较哲学。”

而陈鼓应本人,作为台大著名学人殷海光与方东美的弟子,对于吾国传统思想如老庄佛学,尤有会心,中华书局曾有《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等书,在学界似乎也有一定的反响,并且,还与孟祥森合作译过《存在主义》,应该也不是一位只知“温良恭俭让”的国学先生,而且早年还参加过“保钓运动”,参与过台湾七十年代统独之争,“并导致了一九七三年‘台大师生被捕案’,亦成为《大学杂志》遭致整肃以及‘台大哲学系事件’之导火线······”

之所以引了这么多看似无关的闲话,是想说明,无论从“家学渊源”或“益友良师”的角度,这位汤一介教授都不应是被那种招摇撞骗的不学之辈,兼道德不济的下三滥人轻易迷惑的饱学之士,怎么还会发生这样匪夷所思的“合影事件”呢?这或者,应是我们深思熟虑之后,加以反思的问题。因为假如照片真的属实,而近期对于李一道长种种“负面报道”也不是空穴来风,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推导出,连堂堂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都这么不分良莠的、非常鲁莽的、与李一道长这样似乎并不具备吾国传统底蕴的人士“沆瀣一气”,那么,对于那些本没多少见识的所谓“明星”,以及本没多少判断力的所谓“大众”,似乎也不要多所苛求了。除非,这张照片就像最近盛传的“挟尸要价”的照片被人质疑的那样,“事实与表象”不符,这才能够为汤一介教授“洗雪沉冤”:你们冤枉我了,那个捧着“中国文化书院研究基地”牌子面目祥和的老人,不是我。至少,那不是我的“本意”,而是你们牵强附会的“引申意”,我虽然怀抱传承吾国文化精髓的良苦用心,但对于国学也好,老庄道家养生之术也罢,还不会那么没有鉴别力的,把李一这样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人物,当成自己的精神上的“合作伙伴”来“勉励后学”的。

写至此,也不得不为老庄哲学说两句自以为是的公道话,老子的那本《道德经》被道家捧为《道德真经》,犹如庄周的学说被捧为《南华真经》一样,这都是乐得认祖归宗好“神道设教”的李唐时期的事情,从可以理解的“挟‘道’自重”或“扯大旗作虎皮”的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与统治阶级一样,哪个宗教流派不尊崇几位开山祖师,然后提高自己的“威慑力”与“公信力”呢?只要他们真正是实至名归,确有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何况老子与庄子在中国文化史上,实事求是说,可谓不可一世的伟大人物,虽然内敛的他们倒没有后世的徒子徒孙比如李一这样的“神仙”,那么张扬。

直到现在,西出函谷的老子到底姓甚名谁何方神圣,与其飘渺难寻的立身行事,学术界还是颇有争议的,就连他们二人的生长时代与出书过程的孰先孰后,如果我没有记错,学术界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有一点我觉得应该划一个清晰的界限,老庄二家的真正精髓,简单说是一种哲学,是用一种自然而然的哲学态度,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或“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如也”的辩证态度,来看待人生宇宙世界,从而定出人类实践活动的皈依取舍,而“起源于春秋战国的神仙方士”(南怀瑾语,见其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以及两汉以后甚嚣尘上的所谓道家道教,在我看来,与老庄的真精神,不敢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至少精神要旨方面,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那些吐故纳新的导引之术,与炼丹御女的房中长生之术,符箓图谶之学,《论语》里所谓“怪力乱神”,与讲求哲理的老庄哲学的真精神,似乎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好比在我看来,庄周某种意义上,乃是古代一位持无政府主义立场的“独行之士”,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念,自己的见识操守,而把玩摩挲《庄子》后,觉得其人其学问,又是那么的高妙亲切;而李一之流的人物,综合网上各家评述,似乎不过是一个情操全无、只为敛钱造势的混世之徒罢了,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虽然这一次他的倒台,恐又为传统文化的合理层面,蒙上一层难以磨灭的阴霾,这或者倒是为汤一介先生始料之未及。不过对于这点他那样专家学者我倒不用担心,凭他的知识储备,如果不是明知故犯,我想“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纠斗几日过后,然后“幡然醒悟”的那天,还是为时不远的。反倒对于他所遗下的此番恶果,倒是令人不报乐观。

鉴于此,我只想说:

一,如果你是“学者”,而且“真的”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热爱,或者说体悟,从而要予以引导,那么远离李一这样的高人,真正为学术立一轨范,为生民开一途辙,在我看来,相当必要。否则正如徐晋如先生告诫我们的,“凡没有悲剧情怀,天天讲去除执著、要你养生的,必为江湖骗子无疑。”

二,如果你是如我一样的普通大众,而且对于生活“真的”有着自己的美好愿望与幸福期盼,那么每当遇到李一这样的导师——导引长生的大师,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博观约取三思而后动,或者也能悟出那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真谛——特别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凤姐时代”。

三,如果你是媒体而非“媚体”,而且“真的”要让老百姓养成“喜闻乐见”的鉴赏能力,那么对于那些违背生活常识,专门讲究有人所谓“神功异能”的个人或者团体,要有一种去伪求真的批判意识,或兼听则明的怀疑精神与警惕心理。虽然我看对于很多新闻机构,以及好似喧嚣荧屏上活泼非凡的娱乐卖场,也是有点勉为其难了:没有噱头,没有卖点,不行啊,最起码收视率就上不去,怎么吸引眼球等于吸金啊。

四,如果你是“批评家”,而且“真的”喜欢不辞辛劳的综合分析比较归纳,希图弄清事实真相及事实之全部,然后批判外带反省,想为这个社会树立一些比较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与社会风气,我觉得首先就应该自我拷问,为何总是这么后知后觉,而不能事先未雨绸缪呢?为何从文怀沙开始,张悟本,李一这样的能人异士可谓一茬接着一茬,犹如当年的五斗米道与义和团一样,其间淘洗出来的种种愚昧孤陋的可笑之举,夸大点说,在我们这个向称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简直恒河沙数得仿佛比人类历史还悠久漫长,仿佛旺盛不绝的顽强生命力,颇有代代传承的苗头与趋势,这到底是什么缘故?是我们这个从古至今,社会上无论从精神还是肉体,需要“救助疗伤”的病人太多,还是钱钟书心目中仁心仁术的高人太多,“救别人的命正是救他自己的命,配了苦药水,好讨辣价钱。”

最后,如果你是汤一介这样素有修养学识的上痒名宿,本不是马云王菲这样明星式样的人物,并不喜欢盲从盲信,按理对于生生不息无常流转的人间万事,花花世界,有着自己的识度与鉴别,为何偏偏还要仰仗那些“走街串巷的江湖人物”,为了吾国文化的勃兴,而所托非人,把自己本来也许还是不错的寄托,偏偏托付给这样不知自重惹是生非的异人高士身上,那就不太好了,岂不知鲁迅当年面对他那个时代,对着那一大群不恤时艰遗祸人间的遗老腐儒,所谓古风盎然的“保古人物”,也会忽然想到,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忽然想到》)

当然,真正的文化,无论中外古今,如果确有特色,也许还是应该大力传承的,比如“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道理,还是好比温总理对于《沉思录》的喜爱一样,即使过了几千年,也许还是值得重又发掘重新吟味的,何况,除了一二流转街头嗷嗷待哺,真的需要我们来加以关怀的流民,因有碍市容观瞻,很可以被人不费力地驱除尽尽,根据很多究心民瘼的经济大家的见解,现在我们似乎已经过了对于“生存温饱”的需求了,我们现在或者正应该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虽然倒不一定在李一这样的高人指引下,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后,比比看谁的寿命长,或在水里憋闷的久,那就似乎有点跻身于一种无聊空虚的境界了。要是所欲不求,适得其反,更是有点——庸人自扰了。

黄慕春的最新更新:
  • 伉俪情深——卖鸭脖的中国达人与他的妻子 / 2010-08-19 10:28 / 评论数(5)
  • 七月初七话七夕 / 2010-08-16 23:02 / 评论数(0)
  • 信仰 狂热 交流 碰撞 死亡 / 2010-08-14 12:26 / 评论数(6)
  • 鲁迅的朋友与鲁迅的敌人 / 2010-07-31 11:53 / 评论数(11)
  • 贺麟的学术思想:关于基督(二) / 2010-07-29 23:08 / 评论数(0)
  •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