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朱力安.阿桑杰(Julian Assange)和他创建的名为—“维基解密(Wikileaks)” 的解密网站迅速窜红。虽然网站名称同样有维基二字,但是维基解密和维基百科没有任何关系。

维基解密之所以被广为人知是因为它公布大量机密资料,这些资料可能来自军方、政府、上市公司,它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考虑被设置为机密,而维基解密想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秘密公之于众。维基解密称:“信息的传播可能会揭发犯罪,或使一个制度难堪,但我们视之为一项权利、一种责任。”

这样看起来维基解密更像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作品,他们认为所有的秘密被隐藏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只有让这一切曝光于阳光之下才能够让所有人共享知情权。他们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当局,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朱力安.阿桑杰说:“哪里有秘密,哪里就有坏事发生,因为处于权位中的人群倾向于用秘密保障他们的利益。”维基解密选择了美国政府作为了开炮的首选,因为大多数时候政府和所有人是站在对立面的,他们需要掩藏那些所谓秘密从而避免来自媒体、民众的苛责。

2010年7月25日,维基解密网站通过英国《卫报》、德国《明镜》和美国《纽约时报》公布了92000份美军有关阿富汗战争的军事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揭发了大量阿富汗战争的内幕,其中包括美国和其他北约军队在战争突袭中杀死了平民,并试图掩盖真相;甚至连2006、2008和2009年,美国军方获取过本.拉登的消息这样的机密消息也没有被放过。

维基解密的这一做法让美国政府与军方非常难堪,机密文件的曝光导致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来自媒体和民众的质疑,狼狈至极。甚至有美国人惊呼,这是“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的翻版。与美国政府的如临大敌相反,广大民众与媒体对于维基解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维基解密曝光的大量机密文件让平头老百姓也可以参与到这些大事件讨论中,让媒体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写,新闻自由得到了极大地弘扬。

维基解密的颠覆性在于,它不只是一个爆料的1.0新闻网站,它号召网友发挥自己的力量曝光那些机密文件,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爆料的选择。《时代》这样评价:“维基解密也许会成为和信息自由法的一样重要的新闻工具。”同时,维基解密也荣登该杂志评选的2010最佳网站50强。

那么面对如此肆无忌惮的维基解密,美国政府为什么没有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拔掉服务网线?或者直接逮捕其创始人朱力安.阿桑杰?维基解密的从成立之初就是严格按照法律逻辑来设计的,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来规避各种潜在风险的呢?

首先维基解密利用了互联网这种不便管理的传播方式,在多个国家地区托管了服务器,并且将最主要的数据服务器放置在了对新闻来源信息严格保护的比利时和瑞典两个国家,这确保了网站的数据安全。

其次维基解密提供了多种方式保护成员、报料者的安全,例如提供加密的数据传输、居无定所的工作人员、100%的匿名爆料。

最后,在美国法律中:保密义务的主体是政府,新闻媒体的天职是传播信息。换言之,只要有新闻来源,媒体就有责任将其公之于众。美国政府只能够去追究泄密者的责任,但是显然维基解密不会给美国政府这个机会。

1971年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最终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新闻界获胜。雨果。布莱克大法官说,“新闻界的重大责任是防止政府的任何一个部分欺骗民众”。这些措施让维基解密能确保自己的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避免受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干预,为那些义务爆料人士免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提供各种机密文件爆料。

关于秘密和解密,本身就是一个永远得不出唯一正确答案的争论。不过对于很多国家政府、大公司来说,维基解密的存在就像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梦魇,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哪一项机密资料会被什么时候曝光。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身正不怕影子斜。面对越来越多泄密的风险,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减少机密的数量,保持足够多的透明度,有紧急事件尽量及早与媒体、公众进行沟通,这样在面对维基解密的时候大概也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了。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