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她为什么扫大街?为了供两个才华横溢的女儿上大学……她们住在一间房子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她们读书,拥有足够的学习用品。犹太家庭向来如此,他们相信教育是在为未来投资,是任何人无法从你孩子那里剥夺掉的东西,即便,但愿不会这样,有战争,有另一场移民潮,有更多的歧视法,你也能迅速地卷起文凭,藏到衣服夹缝里,逃向允许犹太人生活的任何地方。

  每个民族都有“十诫”

  9月8日太阳落山,以色列庆祝犹太历5771年新年。人们经常用“奇迹”“神秘”“谜”来形容这个国家和民族。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屡遭大灾大难,全球流亡2000年却流而不散,逆境中为人类贡献了《圣经》,最终说着85种语言、从115个国家汇聚到4000年前的祖先故土,回归梦萦魂绕的圣地建国。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以色列,虽然被《圣经》誉为“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实际却资源极其贫乏,但依靠其最大的资源–人才,依靠科技、资金优势,在艰险的战争环境中,边打仗边建设,仅用一代人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的现代国家。全球1300万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却取得了29%的诺贝尔奖,在各个领域大师辈出,群星灿烂:卡尔·马克思
,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大卫·李嘉图,毕加索,卡夫卡,卓别林,门德尔松、基辛格……

  记者曾采访以色列总统佩雷斯,问及犹太民族创造辉煌奇迹的原因,他略思索后,用诗一般的语言说,犹太人全球漂泊,600多字的“摩西十诫”是民族凝聚的核心和动力,也是现代发展的基础。他说,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十诫”,它传承着民族素质和梦想。智慧重于知识,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古老而年轻的智慧民族,在不断地创造着知识和奇迹。

  重视教育的民族

  犹太人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尊师如敬上帝,教师重于父亲”。以色列建国后,把教育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开国总理古里安说,犹太历史经验就一条:质量胜过数量,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以色列建国第二天爆发战争,战火中古里安也没忘把只有两个人的教育部留在后方起草义务教育法。总理梅厄夫人说,教育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纳冯总统说,教育投资就是经济投资,他甚至在卸任后甘当教育部长。以色列重基础教育,突出犹太传统、宽容精神,鼓励科技创新人才。

  以色列教育预算仅次于国防预算,约为10%,即使战争年代也至少占7%。这仅是教育开支的2/3,此外还有社会、企业、海外等资助。有着130年历史的犹太人学院是全球最庞大的非盈利教育机构,在60多个国家有800多个院校,从事职业培训和大学预科教育。以色列全国200万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4000美元,其预算、设施和人才等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以色列年人均读书64本,远高于其他国家,韩国仅为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

  以色列教育立法完善细致,免费义务教育从幼儿园至高中,不分文理,此外还有各种后续培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高中毕业生的毕业成绩占大学入学分数的一半,入学考试占到另一半。高考每两个月一次,只考3小时。

  高中毕业后学生要先服兵役,服完兵役后,年轻人往往先花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全球旅游,开扩眼界,思考人生。他们往往先打工一年挣旅费,即便是富家子弟也不愿意要家长的资助。旅游回来后,他们会再次工作筹措学费,大学学费靠贷款、助学金或打工。大学生经历过军队洗礼甚至生死考验,相比之下更为成熟、自觉。

  强大的民族精神

  强大的民族必有信仰,信仰凝结着民族历史精华。犹太教是犹太人的民族基石、信仰和生活方式,《圣经》等经典是民族文化教科书,有着简单朴素的戒律和丰富的知识。为从小培养民族信仰和顽强智慧,犹太人5岁便开始学习经卷,男孩13岁、女孩12岁就要学完基础知识举行成人仪式。新兵要在哭墙、马萨达犹太历史遗址举行入伍仪式,了解犹太苦难历史,传承犹太反抗精神。

  犹太人是最古老的宗教民族,没有《圣经》就没有犹太民族和历史。犹太教源于4000年前亚伯拉罕迁徙,但成形是3300年前摩西在西奈创建的《十诫》。犹太圣经经典不是《圣经》,而是更广泛的《托拉》经,它是《十诫》、《摩西五经》、旧约《圣经》、《塔木德》等经典的总称。它不是抽象的天书,而更像历史文化故事书,从开天辟地到各时代诗歌、典故、言行录,是信仰、文化和为人之道。犹太教的核心精神是敬天爱人,这种朴素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着社会道德和文化。

  伟大的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有名言:“有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支持着全宇宙的科学法则和自然界的运行变化,如果我们把这种力量称为上帝,那我就要向这位上帝低头。”拒绝神学、神话、世俗势利中的上帝,敬畏大自然宇宙法则,这早就是许多犹太人对宗教的理智解读。

  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以色列的最大资源就是人才,教育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在以色列教师成为国家最有吸引力的职业。以色列教授待遇较高,平均年薪5万多美元,加上福利实际税前收入7万多美元,正教授可达9万美元,超过了部长们的薪金。但这和欧美教授十几万、几十万美元年薪相比仍然逊色,造成了人才外流,迄今已有约5000教授在美国大学获职,国内外教授比例高达1:1,远超西方平均值。因而政府越来越关注吸引大学优秀人才。

  记者曾多次目睹以色列不同行业为争取待遇而罢工,其中遇电力、交通、机场等要害部门罢工,政府往往很快提薪。而学校师生罢工就要拖很长时间,最长曾持续两个多月。教师罢工虽然严重伤害学生利益,但人们理解这是“为国家的未来罢教”,因而得到学生会及社会的一致支持,最终教授的工资会罕见地翻番。

  以色列教育部今年8月颁布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6年计划,6年内将增加教育拨款30%,达75亿谢克尔(约20亿美元)。教育部称这将是以色列教育的转折点,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增加2000名大学师资、资助30个新研究机构、增加风险研究经费等,还将增加少数民族高教专款,确保高等教育世界领先。

  给你翅膀,更给你飞翔的天空

  犹太人信服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莎拉是1992年中以建交后首批从中国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初到以色列时,邻居传授犹太家庭如何教育孩子:“赚钱从娃娃抓起”。她的三个孩子都接受这个理念,帮母亲做春卷,还到学校推销。孩子们不仅学业没受影响,反而更自觉地学习和思考。老师让孩子们讨论,逃难时带什么最好?答案不是“钱”、“宝石”而是“教育”,因为教育不能被夺走,它会带来知识和智慧。孩子们牢记老师的话:“如果你想成为富翁,就学好眼前的东西,它们将来都必有大用处……”

  希尔和丽阿娜是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刚庆祝完成人节。他们认为上课很开心放松,没有家庭作业,从来不感到压力。课外班也没作业,似乎上学、回家都是玩。课外活动很多,每周1-2次,去旅游或参观各种博物馆和展览等。两人更喜爱课外班,丽阿娜迷上舞蹈,而希尔喜爱美术时装设计。父亲西德曼是公司老板,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动力,任由孩子发展个性,发现和培养孩子兴趣,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许多犹太人教育孩子做好三件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多看看世界有出色的后代。这话看似简单,但细想,果真如此,不仅个人会得到最大的发展,民族也自然兴旺强大。http://www.ahedu.gov.cn/newscentre/show_jyqy.jsp?id=MjIyNz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