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写了篇文章,题目是《北京的停车费应该涨三十倍》。在博客中贴出后,引来几百条愤怒的跟贴。读后不禁庆幸:说这种话,大概只有住在国外才敢。若在国内说不定真要挨砖了。

 

我的文章根据的是简单的几个事实:北京的拥堵已经使城市交通近乎瘫痪,私车拥有者买瓶酱油也开车,停车费太低鼓励了这种不良习惯。另外,停车场和住房一样,价格的基础是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紧张。比如,北京的房价大致比波士顿地区高出一倍,但市中心每小时停车费大多才10块,15块就会引起许多人的愤怒。在波士顿市中区,一小时24美元的停车费很常见。如果北京的停车费也象房价一样比波士顿贵一倍,那就是每小时44美元,大致300块人民币。北京闹市区以此标准收费,并不过分。目前停车费如此之低,其实还是纳税人补贴开车族。网友们则抗议说:“北京的人均收入是多少?波士顿的人均收入多少?300块的停车费,还让人怎么开得起车。这样一来,只有富人才有开车的特权。”

 

其实,这种现象和心态并不限于北京。上海的停车费据说是全国最高的。不久前还有“史上最贵的停车场”的新闻,也闹得网络沸腾。我一看,原来是上海半岛酒店的地下停车库。停车费标准为每小时停车费80元。此条新闻在网上即刻引起激烈抗议,有网友直呼“抢钱啊”,另有网友算账:“我车停在马路上横着抄个罚单也不过200元,80元1小时,停个8小时就
640元了,我家小区可以停3个月了”。更有网友称只有富豪才承担得起如此天价。这明显是歧视普通消费者。

 

我曾经著有《仇富》一书,不应该有“为富人说话”之嫌,也不妨就此对国内的消费者直言: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只有富人开车并非怎么不好。一辆普通的车,经常也要20多万的价格。一般百姓年收入有几个过十万的?除了偿还房贷外,还有医疗、子女教育等等基本开支,拿什么买车呢?作为普通消费者,你跑到上海半岛酒店这么个五星级的地方干什么?汽车对美国人来说是日用品,在中国则是奢侈品。人家人均GDP比中国高出十几倍,中国工人的工薪仅相当于美国工人的2.7%。怎么能在开车上和人家攀比?停车费贵就是歧视普通消费者?那么珠宝贵是否也是歧视普通消费者呢?你有权利要求上千万美元的珠宝降价到你也可以买得起的水平吗?

 

中国的贫富分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冲突,当然应该解决。比如,如果大家住不起房,买不起车,那么政府就应该采取适当的公共政策,让大多数老百姓住上经适房,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普通百姓也应该接受比较小的住房面积,不要把私人车当成必需的消费品。同时,富人如果收入合法,可以去买大房子,可以开私车,但条件是必须付高额的税,而不是让穷人补贴他们的消费。五星饭店收每小时80元的停车费就有人抗议,我开始还以为是报道上少写了个零。你到网上查查,纽约曼哈顿小区一年的停车费最贵会到什么程度?22万美元多,相当于150万人民币左右。这是歧视普通消费者吗?当然不是。这是让富人为自己的消费埋单。

 

我们都有充足的理由为中国严重的贫富分化而义愤。但是,你到世界各地看看,很少能见到哪过的“普通消费者”有中国人这种“五星饭店的心态”。想想看,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如果普通人不开车,官员也不开车,只有少数富人凭借着合法收入开车,并且让他们为此支付高昂的奢侈品消费税,那么,城市的车会少得多,交通会顺畅得多,空气会清洁得多,一些路面甚至可以用来盖房,政府能用从富人身上的税收所得改善穷人的福利、改善公共交通。这有什么不好呢?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