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珍平之死 ,让二代农民工有所依靠
 

外地务工的18岁青年廖珍平,因撞伤老太太,被索赔3万元医药费,但他无力赔付,受伤者家属陪同他向其亲友借款,无果。随后,这位年轻人一个人默默结束了生命,他在遗书中说,自己用生命来赔偿对方。(9月15日《新京报》)

是谁使廖珍平走上不归路?应该说,需要反思的很多,诸如,被撞的王老太太一家人,应多一些宽容,给出廖珍平赔偿的时间;廖家也更应体贴闯了祸的孩子,与孩子一道,共同应对问题。

但更该思考的是,城市如何给第二代农民工以生命关怀。廖珍平这样的第二代农民工,既不可能回到乡村务农,也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所以,必须关怀这部分在夹心层中求生的年轻人,使他们在面对灾难时,能有所依靠,保持积极的生活信念。

事实上,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廖珍平完全可以通过报警、由警方主持双方商定赔付额(免于被多要)、赔付方式(免于被强要)等正常手段,处理与受害者之间的赔偿问题,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走上了一条非理性的不归路。这也说明,外来年轻人有一种“孤岛心理”,遇事产生孤立无援、四顾茫然的情绪。而这种思维与社会对外来者的某种排斥、冷漠和歧视有关。

一家外来移民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时,往往立即会有民间组织、志愿者登门问访,如果语言交流有障碍,就会被安排到语言学校,免费进行生活语言教育,孩子也会有社区学校接纳。为什么会如此?一是基于同情心,二是对外来移民的民间关怀已成为习惯。

我们的城市,虽然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社会组织建设,都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也有可以转化的组织力量,比如社区居委会、民间志愿组织等。如果这些组织能面向第二代农民工开展工作,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心理疏导,他们恐怕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类似廖珍平这样的悲剧,就会减少或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