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等国际慈善家将相继前往中国,进行与慈善事业相关的活动,引发海内外对中国慈善事业现状的思考和评论。

*中国超富一族害怕露富*

法新社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本月将前往北京,向中国的“超富”一族宣传慈善理念。此外,足球传奇马拉多纳11月也将前往中国进行“慈善之旅”。他并且将与球迷一同进餐,还会举行音乐会献唱。

据福布斯杂志统计,中国去年以美元计算的十亿富翁有64名,仅次于美国而排名全球第二。随着中国走向富裕,慈善活动也正处于发展阶段。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的慈善捐款大约为50亿美元。

不过,社会财富严重分化导致政府对贫困阶层的不安定担忧与日俱增,中国的最富阶层受到腐败指控的现象也司空见惯。报道显示,对于盖茨和巴菲特9月24号的慈善宴会邀请,中国超富阶层响应并不积极,因为他们担心承受捐款压力以及捐款带来的负面后果。

*慈善基金会受制政府*

浙江的自由撰稿人昝爱宗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不看好外国慈善人士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前景。

他说:“慈善事业在中国主要由政府垄断,政府控制。西方富翁如果到中国来从事慈善事业,中国没有名符其实民间慈善组织对接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在中国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客观上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影视、武打明星李连杰的壹基金公募基金会申请受阻便是一个例子。

*政府不鼓励公募基金会*

公募基金会有权向公众募捐;私募基金会则没有这个权利。民政部数据显示,到2009年底,中国共有基金会1800家,其中公募991家。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对媒体说,虽然中国法律没有规定,公募基金会只能官办,但是民间慈善组织要申请成立公募基金会却不容易。

中国民政部组织管理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刘忠祥表示,中国政府从政策上对公募基金会“不抱鼓励态度”,因为“基金会数量太多的话,可能会造成公众对慈善捐助的反感…..991家(公募基金会),这个数量已经够多了。”

*公益基金会招妒忌*

前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舒可心对美国之音表示,如果仅仅从狭义角度说,慈善为纯个人行为,随时可以进行;公益事业则涉及为了积累社会财富而成立私募和公募基金会的概念。

舒可心表示:“从国家角度来讲,确实缺少政策来鼓励慈善;但纯粹从个人来讲,慈善随时可以做。至于说国家和政府层面如何鼓励,中国的差距的确很大,但是,这不是要做慈善的人可以指责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积累社会财富。”

舒可心说,做慈善为使用自己的资金和时间;基金会则是使用别人的资金和自己的时间。积累社会财富需要通过基金会渠道来进行。这是目前的一个难题。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了解,中国政府对基金会存在恐惧心理,担心其功劳和威望超过政府和党的威信,从而取代政府和党成为公众心中的另一个“上帝”。

请看原文:
盖茨巴菲特中国跑慈善 富人反应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