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偏激当深刻—浅析老子和鲁迅

 

世人往往将偏激片面奇特怪异的、将偏离甚至违反常识言论视为深刻。

 

例如,圣贤明明是盗贼的死对头,是对抗、限制、转化或消灭盗贼的重要力量以及希望所在。可是,很多人偏偏认为“圣贤不死,盗贼不止”才深刻,才是人类社会的真理。

 

老子此言作为一种事实判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立的。圣贤与盗贼相对而言,在没有盗贼的时代,特别是在人人皆为尧舜、在人人皆为圣贤的理想社会,还要圣贤之名干什么?可以“死”矣。但老子此言本来有偏,如果再不能正确理解,很容易错到十万八千里以外去。

 

后世很多读者就是“在十万八千里以外”谬解此言的,所以放着盗贼不管,把批判的武器乃至武器的批判的矛头对准圣贤,对准正人君子。似乎只要把历代圣贤批倒批臭了,把本来为数不多的正人君子打倒在地,盗贼就自动消失了。

 

道家本体论、本性论有失中正,其学说在根本上出了偏,故老庄及历代道家的言论很多都是“偏言”—-不无道理,不无可取,不无参考价值,但又偏离了中道,不尽正确。所以参考的时候,要保持警惕,以取其是而弃其非。

 

鲁迅“仁义道德吃人”的结论,与“圣贤不死盗贼不止”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似乎只要把仁义道德批臭打倒了,“吃人”的现象就自动消失了,从此天下就太平了。正可谓真伪不分是非颠倒。批臭仁义打倒儒家的后果如何,事实不是昭明彰著地摆在面前吗?五四以后尤其是文革以来,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成了怎样的丛林世界禽兽社会啊。

 

老愤蛋网友在东海《鲁迅批判》一文后的跟帖一针见血地指出:

 


“孔孟为我们后世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能够让我们审视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真善美与丑陋恶,可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在面对现实丑陋和恶行时,他们不是拿起孔孟为我们树立的标准去审判这些不仁不义的丑恶,反而去批判这个标准,这真是滑天下之在稽了吧。孰不知,没有一个标准,我们拿什么来判定是非?孔子和孟子为我们立的道德标准难道是错误的么?不对,没有孔孟为我们世俗生活和政治树立的这些标准,我们无从对一切政治制度、世俗道德、统治手段和方法进行审视或判断。鲁迅要打破这个标准,他痛恨这个标准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粗暴,即是:这个标准造成了几千来的的“吃人”社会!似他这样的所谓思想家、革命家,还真是亘古少见。”(加贴于猫眼看人)

 

英雄所见略同也。

 

其实真理以及中正、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往往是简易平易的。正如杨雄所说:“孔子之道,其较且易也。”(这里的较字,与“皎”、“皦”相通,明显、清晰之意。易,平易,简易,容易明白和学习。)喜欢偏激极端奇特怪异的言论,喜欢绕过常识甚至与常识对着干,恰是一种幼稚肤浅缺乏文化和智慧的表现。

 

另复须知,鲁迅与老子虽个别言论有相似处,但两人根本处并不相同。老子反德反仁义但尊“道”,虽偏,大本尚存,道家仍不失为中华文化的偏统;鲁迅将儒家与道德连根拔起,已不是一般性枝节性的偏激片面,而是根本性原则性的错误。

2010-9-12东海儒者余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