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鲁迅等经典作家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大撤退”的新闻轰动一时,引得教育部不得不出来辟谣。如今烟尘初定,大概是没有“大撤退”一事了。但是,这一新闻所涉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讨论。

 

鲁迅等经典作家本来就不应该占据中学语文教材那么大的篇幅。我们的文化是活的,语言也是活的。凡是活的东西,每天都在成长。我因为给国内报刊杂志撰稿,偶尔收到一些样刊。老实说,现在的媒体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从收到的非常有限的几份刊物中,我就经常发现精彩的、甚至让人掉泪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凡都是出于普通记者之手,涉及的都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比如拆迁、民工、中产阶层的生活等等。难道这些文章真比鲁迅等人的经典差吗?难道学生从这些当代的作品中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吗?

 

中国有一种作家崇拜。比如,八十年代报告文学特别流行。一些大作家就是以写报告文学成名的。其实,那个时代的报告文学热,还是因为媒体不如今天发达,一些调查性的报道,也只有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发表。现在媒体发达多了,许多报刊中长篇的深度报道并不比当年的报告文学差。但是,作者是普通记者,无法享受当年大作家们那样的盛誉,选教材的人也不会把他们的作品编进课本中。看看我们的语文课本,大部分作品都是学生出生以前的东西。

 

我不是说经典的东西不好。恰恰相反,学生不仅应该读经典,而且要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知道自己出生前几十年、几百年的事情,并且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先人的经验。但是,如果把他们的视线完全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移开而投向过去,就有些逃避现实之嫌了。毕竟,语文所训练的不仅仅是文字能力,也包括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认识。这就要从学生切身的生活经验开始。

 

另外,我们以“经典”为主的教材,死守着精读模式,经常一篇课文讲一周甚至更长,一个学期下来,所读的东西甚少,无法适应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的容量太小,已经过时了。我们的中学语文,应该走出课本模式,采取读本和参考书的模式。比如,我们可以编一些参考读本,所收的文章比课本的容量大数倍,供老师在教学中任意取舍,同时也可以布置学生一些选读、泛读的文章。老师还应该不停地给学生推荐参考书籍。我女儿在美国学习语文,不仅没有课本,连读本都没有。老师随时给学生选择文章,有些时事性问题,就让学生直接读报刊杂志。这样不仅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而且鼓励他们关注社会、参与生活。中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还不高,许多落后地区的师生自己找阅读材料读不容易。所以,一些精选的读本也许还是必要的。但是,用薄薄的课本把学生束缚到“经典”中,等于把他们从真实的生活中拉出来锁在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