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儒家而活”与“依赖儒家而活”

已故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在其著名演讲《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提到,世上有两类人,一种是“为政治而活”,另一种是“依赖政治而活”。东海学舌曰:世上有两类儒者,一种是“为儒家而活”,另一种是“依赖儒家而活”。

 

“为儒家而活”,就是唯仁义是从,与良知同在,守死善道,身与道俱,以身殉道。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朱熹云:“身出则道在必行,道屈则身在必退,以死相从而不离也。”
“为儒家而活”者,是真正的儒者,儒家的行者,是儒家的中坚力量,儒家复兴、中华振兴的希望所在。“为儒家而活”者,必要时也可以可以“为儒家而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依赖儒家而活”,指某些儒家学者以儒学为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属于“以道从人”的角色。这类角色会因儒家的衰败而消失影踪或改弦易辙背叛儒家,也会因儒家的复兴、兴旺投奔儒门熙熙而来。当然,这是好现象,是社会进步的征兆。比起那些“依赖马列而活”者,“依赖儒家而活”终究要显得正常、善良、高尚些。

 

在儒家,学者与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其学不一定有其行,“依赖儒家而活”者有学无行;有其行则必有其学,“为儒家而活”者知行合一,对于儒家学说和良知仁性必有相当的理解、感悟和领会。两者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不同:“为儒家而活”者一切从良知出发,以真理为准,为儒家考虑,故欢迎批评,从善如流;“依赖儒家而活”往往经不起批评,怕影响了自己的名声、威望和饭碗。

 

当然,人是会转变的,学者是可以转变为行者的,特别是儒家学者,比其它学派的学者转变起来要容易些,因为儒学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依赖儒家而活”者对儒学的研究深入到一定程度,可能转变为“为儒家而活”的知行合一者。易言之,儒学被学者当做生存手段和工具的同时,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熏陶其人的心灵,时间久了,可能就转化为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了。

2010-10-19东海儒者余樟法

首发儒学联合论坛学术厅http://www.yuandao.com/index.asp?board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