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和朋友们在三江源做了一些事情,我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工作,我只是一个见证者,没有什么了不起。”

  日前,“环保卫士”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哈希·扎西多杰出现在了上海世博会,他告诉记者他要和更多人分享水源地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据悉,他刚刚被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以下简称“世博局”)授予“上海世博城市之星”荣誉称号。

精神应该传承

  哈希·扎西多杰是三江源的儿子,也是她的守护者。1992年,他首次开展可可西里藏羚羊反盗猎保护工作,之后创办了青藏高原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青藏高原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使长江南源索加地区首次得到民间方式为主的有效保护。2002年,哈希·扎西多杰在青海、西藏23个乡村社区进行一系列生态文化调查保护活动,并在这些地区先后促成了多个当地乡村社区自然保护组织。

  在扎西多杰看来,他对家园的保护更多地来自传承,“因为我觉得现在索书记已经走了,他的那个精神,他的勇气是应该传承、传递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在当地,他自己自觉地来保护自己的家园,这种自觉的行为,这样的意识传承给更多的人,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工作。”对扎西而言,自然,不仅仅是一个资源的概念,而是一种对爱,一种对生命的理解,这是必须要传承下去的,而且这也是他行动的动力。
 
    素有“亚洲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然而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扎西多杰自1992年起就在该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利用“公众生态教育流动车”,带领协会成员走家串户宣传;他们把当地山水的名字编入歌舞,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村民进行环保教育。

了解并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

  2005年起,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便在澜沧江源头地区举办藏族绿色生态文化节。他们以传统的神山祭祀活动为平台,通过表演、赛马、放生、杀戒(野生动物)等形式,向当地民众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如今,当地村民基本不再穿戴濒危动物制品。

  三江源生态环保协会还帮助一些环保骨干走出青海,到内地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开阔视野,并参加摄影培训班,用自己的镜头发现家乡的美,记录这些美景的流失。哈希·扎西多杰表示,该组织成员拍下的濒危植物影像资料,已被编入当地普及环保的教材中,成为“扫盲课本”。协会还在当地推行“绿色摇篮”环境教育项目,由当地的中小学生充当记者、画家、摄影师等,并将自己的作品编辑成册。

  在多年的环保工作中,扎西多杰比其他人更了解三江源这片美丽的土地。当一些专家认为鼠害泛滥,草场退化是牧民过度放牧引起的,扎西多杰通过对50多户牧民的深入调查发现:以往牧民总是根据物候来判断气候,安排生产,而现在规律都乱了,气候改变了草原,鼠害的猖獗也与气候变化有关。

  在长江源区,人类活动的影响相比自然过程是微不足道的,何况藏族几千年来的游牧传统本来就与自然环境十分和谐。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的影响在逐渐增加,比如挖虫草、采金以及各类工程项目,如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城镇的发展等,但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于公路等交通沿线。(凯奇)

人物链接>>>
 
    哈希·扎西多杰
 
    1963年10月出生,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
    2002年,第六届“地球奖”获得者;
    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获得者;
    2009年,第四届欧莱雅“母亲河奖”获奖者;
    2010年,荣获“上海世博城市之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