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外舆论对这次会议十分关注,有评论甚至预估它可能成为一次改变现状的历史性会议,将确立中国发展方式的第三次转型。

*闭门会议 左右五年*

300多名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参加的闭门内部会议最主要的议题是审议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12个5年规划(简称十二五),以提交人大批准。

设在美国的“明镜网”刊文说,这次即将影响中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会议是在异见人士获诺贝尔奖、政治体制改革呼声强烈、中国国力上升而国际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召开的。分析说,中国急须制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来寻求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解决包括狭义外向型经济发展、财富分配和环境资源使用等在内所产生的矛盾。

香港跨两岸三地公开发行政论的“中评社”说,会议的主基调是经济方式的转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国富民强”为“民富国强”。

*中共今向何处去?党史教授弹老调*

香港“文汇报”说,温家宝在会前50多天中在各种公开场合7次提到政治改革。尤其在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国是否以及如何推动政治改革,五中全会将如何面对政改议题,成为学界、政界、文化界乃至社会各领域的热议话题。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党史系教授张同新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鉴于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其政治体制改革无法照搬西式民主。

他说:“各国希望我们怎么改和有些人提出来的怎么改,跟我们的思路不一样。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定出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民主制度,不会用外国人所设计的、或者有些人设计的那种方式。如果那么希望的话,他会失望的。”

*金钟:“中国特色”避实就虚*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共产党提出进行“中国特色”政改仅为避实就虚,没有针对性,没有具体方案; 而20年前的邓小平指出中国“权力高度集中”时表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其思路明确。他这番言论在中国共产党体制内至今无人超越。

金钟说:“改革要有对象。邓小平对真正的政治改革有很明确的想法,就是针对‘权力高度集中’,当然他不好意思说‘独裁’。新闻要自由,政治要开放,应该是多党,这是普世价值。中国可以不搞多党制,不搞三权分立,不搞议会民主,不搞新闻自由,那么打算搞什么呢?”

香港“民报”说,中国地方报纸,南京的“现代快报”和湖南的“潇湘晨报”终于“打破官方媒体”近来对温家宝政治言论的“封杀”,打破宣传部门的“限制”,大幅报导温家宝在CNN谈政改的内容。“亚洲周刊”说,这个举动被看作改革派的“重大反击”。

*包容性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党史系教授张同新说,本次五中全会的十二五规划提案将在经济发展领域定出指标性思想,即侧重发展的质量而非速度,所谓“包容性增长”,追求民富基础上的国强;此外,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改变中国依然“贫穷”的现状。

*习近平何去何从?*

与政治体制改革议题相同,中共党内的人事变动也受到外界普遍关注。外媒对被戏称为中国“储君”的习近平议论纷纷。

“明镜网”说,习近平作为中共太子党的“翘楚”,双接班局面稳定。“多维网”说,习近平此次将不会增补为中央军委副主席,这体现党内派系之间的摩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习近平“又红又专”,但在政治上“谨小慎微”,“缺乏领导魄力”。

请看原文:
舆论热议中共五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