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出行,百姓回避,我来了!(来自周泽博客)

古代官员出行,锣声大作开道,“回避”大牌高举,军民人等皆须避让。倘若级别甚高之官,则更有了黄土垫道,清水洒街的排场和风光,那场景,足足令百姓生厌。

与时俱进啦!时下的官员出行,则是别一番景象。明有警车警察,暗有便衣保安,官儿欲到之处,也需提前清扫整理,警戒潜伏,一些不该入了官眼的事和人,决不许见天日。

16日下午,因有官员出行未及回避,北京律师周泽在凭吊四川汶川映秀中学遗址时,竟遭警员袭击。原来,恰此时,财政部某司、省财政厅、汶川县政府的几个官员在那里视察(参观?调研?游览?)。于是,当地警员用毛巾捂住周泽的嘴并将其铐住后拖离了现场。

大约由于折腾的对象是个懂法律的律师之缘故,大约是此事被网上迅速曝光之原因,18日,汶川公安局便对四个忠诚的警员,给予了轻飘飘的处理,公安局局长也给当事人道了个歉。

忽然,我记起了湖北省政府门口的那个“信访专班”懊悔打错人的警员,忠心耿耿护主,也窝窝囊囊替罪。

警员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粗暴袭击黎民百姓,没有上一级官儿的谕旨,他们敢么?

此事一出,许多人指责的多是这些奉命行事的下属的蛮横无法,倒忽略了那引发臭事的源头。舍了卒子,保住车,官场此景多多。

汶川县公安局副局长胡勇,将此事发生归咎于当日领导到映秀中学是临时增加的行程,没来得及清场。这“清场”二字,好生刺眼。“专用捂嘴毛巾”的装备,更把基层接待上司的潜规则泄露了出来:不许闲杂人等,搅了上司雅兴,不许黎民百姓多说半句,露了有碍官员政绩的猫腻。

此事发生在汶川映秀中学,这5.12大地震的中心。于是,这一幕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那个余秋雨“含泪劝告”汶川请愿百姓的往事。 在 汶川地震那年的6月6日,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发了余秋雨先生的短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不要被反华势力利用》。

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要求通过法律诉讼来惩处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学校领导和建筑商。这时,余大师动情且含泪地劝告百姓说:“ 校舍建造的质量,当然必须追究,那些偷工减料的建筑承包商和其他责任者,必须受到法律严惩。我现在想不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什么机构胆敢包庇这些人。你们请愿所说的话,其实早已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决心。但是,这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比那警员的“专用捂嘴毛巾”还厉害的毛巾,不就是想捂住百姓诉说意愿的嘴吗?异曲同工之妙!

网友的视角总是无比的准:“无论是捂嘴拖离,还是含泪劝告,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一些中间层政府官员,总是想竭力封锁与阻止底层民众向高层官员“告御状”的企图,以“事前通知”、“择人陪同”、“规定线路”、“造假群众”……让上级看到的是他们刻意营造、导演出来的政绩与盛景 (当然,若有必要譬如在“讨要拨款”时也有可能刻意装穷)。一旦上级欲临时增加行程,或不按规定线路走,便急坏了剧情的安排者与秩序的维护者,只能“临场发挥”。”

那年的6月6日,今年的1月16日,两幕剧情的荒诞荒唐,折射出的是公仆的官老爷作态,帮闲们的奴才嘴脸。此景寻常见,也难怪给百姓脑海里留下那腐朽的封建的愚民的“回避”“肃静”的不堪画面。

这次事件中,受到处理的,仅仅只是奉命行事的便衣警察,理由是“执法不文明、不规范”。这种丢卒保车李代桃僵的做法,除了敷衍舆论之外,看不出还有别的价值。其实,关键的问题根本不在“执法不文明、不规范”,而是:他们究竟执的什么子虚乌有的法?是“官员出行,百姓必回避”的“法”么?抑或是“警员可随意制服认为有碍人”的“法”么?

公权力不经法律授权,岂可动用?因为法无授权不可行,哪里沾得上“执法”这庄严的概念?对百姓而言,法无明文规定即可行,此时却为何拿一句“执法”来硬搪塞,猛忽悠?

对民生有了敬畏,对人权有了尊重,哪里还能演出这么一场不该上演的情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