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其中,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今年36周岁。

对于“70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奖,网友十分羡慕其“年轻”。而实际上,比诺沃肖洛夫年轻的诺奖获得者大有人在。我们所熟知的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是31岁、35岁,在诺奖历史中,年龄最小的获得者只有25岁,是英国的劳伦斯-布拉格。虽然诺奖获得者最年长者接近九旬,但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诺奖获得者平均获奖年龄并不高,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平均获奖年龄分别为:50.16岁、50.78岁、50.86岁。

网友们之所以赞叹诺沃肖洛夫的年轻,或许受国内学术界的影响。近年来,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杰出学术人才”,鲜有“70后”的身影。根据公开资料,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4.1岁。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56.2岁。而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评选,更是“40后”的舞台——从2000年起到现在,16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81岁,最年长的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时年91岁;最小的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时年64岁。

在我国学术界,学者们普遍有一个“媳妇熬成婆”的过程,年轻时不受关注,而过了学术黄金期,各种荣誉却接踵而至。据统计,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研究者由此指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的年龄段。而在这段黄金创造期中,我国的学者们却很少能全身心投入研究。正在攻读学位的博士生自不必说,他们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困难,不少学生是一边求学,一边打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教师、研究人员,为挣够可以兑现工资的“学术工分”,把宝贵的时间用于无限地填表格、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寻找期刊发表的过程中,每个人每年都貌似撰写了不少的论文,但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却日益淡漠。

每年诺奖颁发,都会引起国人的惆怅情绪,而早在10多年前,围绕诺奖而进行的反思就已经在教育界、科技界进行,且反思都“击中”要害,直指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并无大改观,功利与浮躁反而加剧。为了出所谓的高水平人才,各种“拔尖人才工程”接连推出,科研经费投入也大幅增加,但与此同时,由行政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导致学术潜规则盛行,教育与学术行政化倾向严重,“学术头衔+行政级别”成为学者们的普遍追求,这不但阻碍了有学术理想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更让学术丧失基本的尊严,学术演变为“经费学术”、“课题学术”、“职称学术”、“公关学术”,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以及所谓的拔尖人才,几乎是白日做梦。对于30多岁的诺奖获得者,也确实只有艳羡的份了。http://view.news.qq.com/a/20101006/000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