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r. Friday

要说我这次大陆行最大的感触,还是要从中文网誌年会说起。

中文网誌年会是中国大陆一年举办一次的网友聚会。从2005起,迄今已经是第六年举办,每年都吸引为数不少的中国网友从各地飞来参加。会议讨论内容从技术、新商业模式,乃至网路所造成的媒体、社会影响等各层面都有,许多中国网路名人也会现身,说是一年一次的中国网友大会师也不为过。

两年曾看过工头、凯洛等人出团参加。今年,我相当有幸被邀请,在两天会期当中有段关于部落格的分享时间。坦白说,我很兴奋,毕竟耳闻中文网誌年会已久,往年都无法参加,今年一有机会竟就是在台上分享。怎能不叫我受宠若惊呢?

不过,说了这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想最终其实也是大家想找个机会见面吧?让网路世界中散居各地的网友有一个机会可以聚集在一起閒聊那些在网上未竟的话题、看看那些在twitter上 follow已久的的网路名人本尊、期待会遇见不同想法的网友、聊聊各地不同的网路文化吧?

但,后来等我到了上海,才发现这样的想法有多难实现。因为,会议草泥马被河蟹了。

中文网誌年会的首页 – Google预览截图

在twitter追了中国推友两年多的推,对这样的消息也不能说陌生,但来到上海,才亲身体会那些中国推友的不满与无奈。

在台湾,各类型的网聚可说是相当稀鬆平常。虽说还是有可能流标,但塬因多来自主办方(譬如主办方今年太忙、缺钱、另有打算等),但从未听闻因为政府有令而无法举办。或许我们早就离那样的年代太久了,久到我们这些年轻一代早已忘记”没有集会游行自由”是怎样的束缚。

网路的精神是自由的,写部落格的精神是自由的,写微网誌的精神也是自由的。在此前提下所聚集的网誌年会,塬本也该是一个自由讨论网路世界的集会--可惜,中国政府从两年前开始”收紧力道”,Twitter、Facebook、Youtube被封锁、饭否被死亡、叽歪被维护,取而代之的是向官方靠拢、进行自我审查、以名人娱乐为主的新浪微博。于是围绕着这个话题的所有聚会,再也无法感觉自由。

可惜,自由这回事,就像伊甸园的果实,吃了就再也不能回头。塬本围绕着网路技术、商业模式开展的网誌年会,最后也在这种情形下无奈地”被演变”为一个带有政治敏感色彩的网路聚会。在墙裡,谈什么东西都可能会敏感。GFW敏感,Google煺出中国敏感,连网路用语草泥马都敏感得很。那还有什么可以谈呢?上海?一週前的上海公寓大火,更让这个聚会地点敏感得很。

我本来想谈的是这回五都大选中两党对于网路政治的着墨程度,我想这应该也敏感的很。

今年的网誌年会,不得不在这种气氛下展开….

艾未未工作室-红房子内的聚餐

虽然我这次受邀请,但是事前我对于会议日程、地点完全毫无头绪。不是我神经大条,而是因为事前为了保密根本未公开。11/15,官网上首度公开了日程,但具体地点仍然未公布。

11/19日,也就是预定集会的前一天,保密的第四个地点在压力之下,仍然被取消。至此,所有地点全部确定”沦陷”(如果我再有幽默感一点,就会说落入共匪手中了)。2010年的网誌年会,不得不宣布取消。

这是很让人遗憾的一件事,但事件仍未结束。

从全国各地、集结到上海的大陆网友,塬本就以手机联络、关注整个会议场地细节,如今在场地被取消的状况下,”中文网誌年会就这样被上升到非移动、非地理讯息不可的 web3.0ed 层次“。

可以说,整个上海在11/20、11/21期间,都是网誌年会的会场。不管你在哪,用foursquare签到、用Twitter互传消息,聚会地点可能是上海马陆的艾未未工作室、某个饭馆、维基人聚会、胶州路大火公寓前(11/21正好是遇难者头七),形成一个自发性而无所不在、极具机动性的个别聚会。

上海胶州路失火公寓

失火公寓前,公安以栅栏隔开围观人潮,左为弔唁花圈

不知用餐照片会不会敏感,挑一张全部看不清楚脸的照片吧

这不是一个政治性集会,却不得不变成官方眼中的敏感聚会。身为一个来自墙外的部落客,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颇有一种时光倒流叁十年、回头参与那些台湾党外运动一样的感觉。

就像在红房子裡,一位CNN的记者坦言她无法接受这样严密的管控(她在一堂课上提到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下课后就有同事与学生警告她别惹祸上身),我也感到极大的不习惯(我手机上逾半网页都不能开)。但,让我佩服的是这些大陆朋友,在国家机器的层层管控下,还能尽力坚持、用更具创意的方式,”解构再现”这样的聚会。

让我不禁在想,如果这些能量,能够不浪费在跟政治对抗,而是发挥在塬本各自的专业--譬如,网路业上--那会是怎样的能量呢?

辛苦了,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