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哪里
 

组织架构越强大、繁复,越容易侵吞到社会的其他肌理,越容易忽视个体的价值,以至于一个老人死了五年成为一堆白骨,各相关组织或部门还在找各种理由推责

一位独居老人,死了五年,无人过问,被发现时已是一堆白骨——这不是欧·亨利或者屠格涅夫小说中的情节,也不是展览馆中的历史片断,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它也不是发生在偏远穷困地区,而是一座省会城市——云南省昆明市东风巷82号居民楼。

云南当地电视台报道了这个事件,此后又有当地报纸继续跟进,都表达惋惜和同情。不过,两家媒体的报道在细节上有些出入,电视台报道说,五年间,邻居曾多次向派出所反映过,没有得到任何有效回应;“跟进”的那家报纸说,居委会和派出所接到邻居反映后,先后也来看过,因为“其家有两道防盗门”,所以无法进入,所以……按理,“跟进”媒体的调查应该更深入,还原更多的细节,将报道向纵深拓展,可仔细比较两家媒体的报道,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除了为相关人等寻找开脱理由外,并未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老人身世如何,怎样离开这人世等,依然成谜。

电视台的报道说老人是孤寡老人,报纸的报道写道,“听邻居讲老人曾说过有妻儿”,言下之意,如果是孤寡老人就符合相关政策,就不会出现如此惨境。可这位老人不是有单位么,通过单位查找有这么困难吗?还有,一位在辖区住了这么多年的老人,难道派出所的档案柜里就没有任何信息?当然,把线索引向老人工作过的单位也不是没有意义,因为这单位改制了,找不到联系方式了,连电话也打不通了。老人的身份在这般操弄之下就更加模糊了。

可老人曾经是一位法理意义上的公民,一个活人,一个抹不掉的存在。如果他是一位名人,是一位权贵,别说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五年,就是五天,也会引起关注吧。再进而言,如果老人是一个受到特别关照的对象,也不会无人过问吧,发一个让某些人不舒服的帖子还能跨省通缉抓获归案,要找一个街坊邻居,不至于连防盗门也打不开吧?

说到底是“社会缺失”,而不是简单意义的社会冷漠。那篇“跟进”的报道还提供了云南昆明近年发生的几起类似例子,从传播效果看,可稀释这一事件的独特性和严重性,却恰恰反证了“社会缺失”一直就存在。这个缺失的“社会”是大社会,不只是家庭、单位、邻里,各种组织架构如居委会、派出所、民政才是现实社会的主角。报道将反思的视角引向邻里关系固然没错,但更深层的原因是邻里关系如何被瓦解和解构。

说起来似乎是悖论,现实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组织和机构,纵横交错并联串联,网格化管理无孔不入。人们一生要填各种表格,要向各级机构汇报姓名、年龄、政治面貌、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甚至性生活是否健康,但大多数情况是单向趋动,人在表格内被抽象化和符号化,如果不是受到特别重视者,普通人就不容易得到表格所在的机构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组织架构越强大、繁复,越容易侵吞到社会的其他肌理,越容易忽视个体的价值,以至于一个老人死了五年成为一堆白骨,各相关组织或部门还在找各种理由推责。这就是“社会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