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管制不能总是伤及底层

 

童大焕—20101128日 星期日

 

是货币超发,还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过猛?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大幅上扬的纷争,一时间把农业部和工信部推上了风口浪尖。工信部把包括大宗原材料在内的物价整体上涨归因于农产品涨价的带动,而农业部在1125日 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则用数据反驳了工信部,称多数农产品价格涨幅远低于化肥、种子、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涨幅,农业部更愿意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和“热钱流入”等词汇解释国内通胀超预期的现象。(20101127日 《华夏时报》)

此前,国家多部委也对此番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产生了争议。国家发改委1124日 发文称,种种迹象表明,游资炒作和不法经营者采取欺诈、串通、哄抬、囤积等不正当手段操纵相关商品价格,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而农业部官员表示,炒作不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主因,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则认为农产品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

尽管政府部门的各路“专家会诊”还没有对此番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病因”达成一致意见,但各地针对农产品价格的行政打压措施已经全面展开,并且很多地方的农产品价格应声而落。

这不免令人担心:在病因未明的情况下匆忙采取的治疗方案,会不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这样的担心绝非多余。

一方面,不恰当的价格管制有一个相当明显的副作用:因为它违背经济规律,人为扭曲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关系,使市场的自主、自动调节功能部分失效,从而使每一次价格干预都成为价格反弹的伏笔和前兆。就以当前的农产品涨价为例。国内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世界上的价格洼地,等于是用低收入的农民补贴高收入的城市居民,导致农民种粮、种菜的积极性一直不是很高。如果的确是种子、化肥、农药、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在提高,而农产品价格却得不到相应提高,那么它势必进一步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农产品生产的进一步萎缩,不仅为下一轮涨价打下伏笔,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危及国内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不恰当的价格管制还会进一步恶化底层民众的收入状况,进一步加大下一轮价格管制的压力——因为收入太低,所以要求各方面的物价也低。众所周知,就像每一轮价格上涨一样,通胀到了最末端——农产品涨价这一环,还没有真正传递到生产环节,在流通环节往往就被掐住了咽喉。农民从物价轮番涨价中不断受损(比如种子、农药、化肥先上涨),却很少受益。这也许也可以解释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这样一种不断伤及底层百姓,物价高也百姓苦物价低也百姓苦的管制模式和机制,的确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从长远看,中国的农产品价格都应该持续稳定地提高,而不是降低。因此,中国的问题,本质上不是物价太高的问题,而是政府保障不力、市场改革不到位和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应当致力于解决这三大基本问题,而不是头痛医痛脚痛医脚,扬汤止沸去胡子眉毛一把抓地抓物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