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消费品价格上涨5.0%。普通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感受如何?

“物价高,物价涨,工资想跟上物价涨,物价高,物价涨,工资跟不上物价涨。”

最近,一首名为《中国价》的网友自编自唱的歌曲窜红网络。“……上海孙阿拉,贷款买房压力大。深圳来的黄先生,生病花了八万八……”“全国各地的人民,全国各地地方话,嘴里念的说的都是关于中国价。”

住房,看病,供孩子上学被中国的老百姓戏称为三座大山。如今,让普通百姓发愁的又多了一样菜篮子。上海居民顾女士说:“食品,油、米、副食品之类涨幅比较大,大概涨幅在20%到25%左右,对于我们市民来说,这样的涨幅感受是比较厉害的。以往平时可以消费的,现在就控制着进行。上饭店吃的次数就减少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约10%。尽管这样的涨幅已经相当惊人,但普通百姓的感受却更为强烈。几天前,中国社科院内部发布了研究员徐奇渊的研究报告,对居民的主观感受为何与统计数据相差甚远做出了分析。除了居民的主观感受多基于环比,而不是同比,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对物价敏感度不同等因素外,按照他的判断,过去五年里,中国的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系统性低估超过7%。

钱越来越不值钱,怎么办?生活在上海的顾女士说:
“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他们的存款现在实在是太不合算了。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赚的钱现在用,最好是提前用,这样想法的人太多了。”

小田来自西安,今年在成都念完博士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近4000元。虽然在当地收入不算低,但房租,交通费,伙食费几重压在一块儿,也让她强烈地感受到了生活压力。

“上学的时候平常在学校吃饭,物价上涨对我影响不大。我自己工作以后去买菜,突然发现前两天那个菜3块钱,还没过一个礼拜就变成5块钱了。我们是工资和奖金分开发,工资先发,因为工资还要扣住房公积金,一扣就剩几百块钱了。就等那个奖金,每个月就等到月底,没钱的时候就眼巴巴地等,手里还有100块钱就想,今天啥也不能买了。必须要等到下一个月卡上有钱了,心里才比较安宁。不然人就像得了焦虑症。”

小田也知道,作为博士毕业生,她的情况还远远好于其他很多同龄人。“一个硕士一般也就是3000块钱(月薪),如果是本科生一般就是1000多块钱。必须靠家里,如果男生再有女朋友,根本就消费不起。你想还有交通费,租房,物管费,水电气,租一套房子现在只要在市中心-因为上班方便吧-50平方现在在1600左右,每个月物管,水电气加起来要2000块左右。”

100块人民币现在能买到些什么?以成都物价为例,100元能买到约10升光明牌鲜牛奶或者25斤鸡蛋,或者8到9斤五花肉。对一个毛收入在 3000元人民币的市民来说,1斤鲜奶的价格约占其收入的300分之一。在德国,对于一个月毛收入为3000欧元的普通收入者来说,100欧元则能买到 200升鲜奶或者80斤鸡蛋或者40斤五花肉。1斤鲜奶只占其毛收入的600分之一。

网上窜红的《中国价》中唱道,“全世界都在学中国价,中国的物价,越来越国际化。”不过,从以上比较看来,中国的食品价格已经超过了欧美,也超越了国际化的水平。

中国人正在和“ C P I”赛跑,也在和时间赛跑。小田说:

“我住的旁边有个卖菜的,成都这里有一个像商铺一样的卖菜的。每天下午菜卖不完了,就一袋一块钱,两袋1块5,一会儿就被疯抢完了,很多人都去抢,因为菜价涨得太快了。有钱的人是多,你看消费景气不觉得,但没钱的人也好多。”

作者:乐然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