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非种短跑无敌,东非独霸中长跑?

我下面主要转述的,是Jon Entine《禁忌:为什么黑人运动员主宰了体育,为什么我们害怕

 

谈这个问题》一书中所概述的调查研究。写这本书,需要极大的勇气。黑人运动员的优异,

 

早已有目共睹。但是,这是否因为他们的身体构造和基因不同?这一领域在西方一直成为禁

 

忌。道理也很简单,一谈种族之间的基因不同,就很容易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体育本是

 

白人用来证明自己的种族优越的例证。这在1936年为希特勒张目的柏林奥运会上达到了顶峰

 

。不过,也正是在这前后,黑人运动员登上白人垄断的竞技场,并很快显示出自己的优越。

 

于是,白人又将黑人的体育天赋归结于其动物性,将之作为“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证据

 

。黑人超人的体能,曾被白人老板和军官当做让黑人忍受超长的工作时间、更艰苦的训练的

 

理由。1994年引起轰动的《钟曲线》,明确指出黑人智商比白人要低。但作者同时也提醒人

 

们,黑人的体育天赋远超出其他种族。言下之意,人是不同的。黑人智商低,就像他们体能

 

强一样自然。黑人应该从事体育,发挥自己的才能优势,而不要在需要高智商的领域对自己

 

抱太大希望。

种族主义对黑人的伤害,以及由此而来的政治争议,使许多人不愿意触及这个问题。但是,

 

黑人的体育成就太突出,也很难让人们对黑人的天赋熟视无睹。美国著名黑人短跑运动员、

 

有当代欧文斯之称的卡尔·刘易斯就直言不讳地说:“黑人的体格在许多方面造就得更优越

 

。”根据他自己的估计,他每周才训练8小时,就这样在1984年奥运会上拿了8枚金牌。在

 

1954年成为人类第一位在一英里跑中突破四分大关、后来成为神经学家、牛津大学的一位院

 

长的Sir Roger Bannister,因为说了一句“黑人选手的身体似乎有解剖学上的自然优势”

 

,立即遭到口诛笔伐,以后再不就此问题做声。Jon Entine和美国最著名的电视新闻主持人

 

之一、NBC的主播Tom Brokaw合作制作了一个电视节目《黑人运动员:事实与虚构》,结果

 

一位美国著名的黑人默默中断了和Tom Brokaw的友谊。这些压力,让许多人缄默不言,但却

 

促使Jon Entine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让事实来说话。

事实是令人震惊的。在美国,黑人占总人口的13%。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NBA80%还是白

 

人,20%为黑人。如今这个比例倒了个个儿。根据最新统计,黑人在NBA中占了87%。在橄

 

榄球联盟中,黑人比例为65%(另有新统计为75%)。在大学中,黑人占男篮运动员的60%

 

橄榄球运动员的一半。黑人男孩成为NBA职业运动员的机会是四千分之一,白人则是九万分

 

之一。更重要的是,在20世纪末期,没有一个白人运动员在NBA中成为得分最高或篮板球抢

 

得最多的选手。身高仅1.52米的黑人选手居然也能扣篮,让替补席上的白人看傻了眼。在最

 

近几十年的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基本见不到黑人以外的选手。唯一的例外,大概是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由于美国等依靠黑人选手的西方国家的抵制,四位白人进了男子100

 

米决赛,并获得金牌和铜牌。但1984年奥运会以后,进100米决赛的都是一色的黑人。到

 

2000年为止的230个最快的100米成绩全是黑人创造,白人从来破不了10秒。如今在男子跑步

 

项目中,从100米到马拉松,已经是黑人的一统天下。从1999年塞巴斯第安·科保持了18

 

之久的1000米世界纪录被打破以后,从100米到马拉松 (包括接力、跨栏、障碍赛) ,所

 

有世界纪录全是黑人所保持(刘翔破110栏世界纪录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特例,但即使这个特

 

例现在也成为了历史)。

比这样的事实更令人吃惊的是,我们甚至不能笼统地讲“黑人的统治”。祖先来自不同区域

 

的黑人,不管散居到世界什么地方,都各有专长。短跑属于西非的领域,中长跑则是东北非

 

的地盘。比如,自1984年以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不仅全是黑人,而且全是西非裔(美

 

洲的黑人祖先大部分来自西非)。要知道,西非裔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仅仅是8%。只有屈指可

 

数的几个非西非裔的选手在200米和400米跑中有所表现。比如,1979年意大利选手门诺阿(

 

Pietro Mennea)以19.72秒的成绩创造了200米的世界纪录。他这个成绩不仅是在高原创造

 

,而且顺风的风速已经接近规则容许的极限(90%)。更重要的是,包括门诺阿在内的许多

 

南欧白人短跑选手,都有黑人血统。短跑项目中的白人选手中,这些有黑人血统的人所占的

 

比例高得离奇。

但是,除了极少的几个例外,西非裔很少介入中长距离的竞争。这里是东北非裔黑人的天下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肯尼亚选手。在500010000米的最好成绩中,他们垄断了一大半。在

 

马拉松中,他们更是世界霸主。每年都有50位肯尼亚选手跑出2小时13分的成绩。突破这一

 

大关的白人和亚裔选手,在历史上只是凤毛麟角。再细致地考查肯尼亚运动员,其一半的世

 

界级选手,也就是获得各类国际长跑比赛冠军的五分之一的选手,都来自Kalenjin县的

 

Nandi地区。其五十几万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8%Kalenjin的人口则大约300万),在67

 

亿的世界人口中还占不到万分之一。

不到万分之一的人口中培养了五分之一的世界冠军!怎么解释这样奇特的现象?文化、地理

 

等因素全都说不通。比如,你可以说那里的人穷困落后、每天上学要跑几英里,再加上高原

 

的环境,大家认准了靠长跑脱贫而拼命训练等,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以世界之大,具备这些

 

因素的地区多得是。怎么别的地区无法创造这样的奇迹?最有信服力的解释还是基因。一系

 

列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揭示出,这一地区的居民本是从尼罗河流域大致相当于今日苏丹南部的

 

地区移居而来的游牧部落。在这个封闭的世界,他们的基因库基本上保持完整。这个部落的

 

基因在长跑上有特别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最近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和牙买加的西印度大学对牙买加短跑选手的研究揭示了类似的事

 

实:牙买加运动员肌肉中能够导致肌肉快速收缩的肌纤蛋白(Actinen A)含量高达70%,而

 

澳大利亚运动员肌肉中只有30% 。回顾一下黑奴历史就知道,被贩运到美洲来的奴隶,基本

 

都来自西非。其中主要目的地是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牙买加的黑人人口,高达90%

 

上,比美国任何地区都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洲的黑人中诞生了许多短跑明星,但长跑冠

 

军则一定要到东北非去找。牙买加短跑击败美国,大概也在于那里人口的基因库比较纯正。

 

美国黑人在白人主流社会中生活,基因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纯度。过去美国对短跑的统治,恐

 

怕还在于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太穷,没有训练设施。在这方面一旦追上,特别是有了更多的到

 

美国训练的机会,美国就很难招架。这一点,美国的田径教练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经常感叹

 

:在牙买加这么一个小地方的运动会上,看到的天才比全美的都多。

要知道,黑人社会,无论是作为一个国家,还是作为在美国这种发达国家中的种族群体,经

 

济发展水平比白人社会低得多。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营养和训练条件。但是,一旦他们有

 

了基本的训练条件,他们和白人之间在运动上的竞争就算是结束了。我在写这段文字期间,

 

忙里偷闲地看了一会儿正在德国进行的2009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几项女子比赛。黑人女子

 

选手的优异,还不像黑人男选手那样极端。比如,5000米前几名虽然全是黑人,但素以耐力

 

见长的中日选手,赢得了女子马拉松的冠亚军。不过,在短跑中黑人的统治几乎是绝对的。

 

4×100米接力中,在美国队缺席的情况下,牙买加和巴哈马两支一色黑的队伍分获冠亚军

 

。跑在第三的是全白的德国队。她们冲刺时落后太多,已经掉出镜头。但是,比赛结束后,

 

全队躺在地上拥抱欢呼,竟比冠军还高兴。她们庆祝什么?难道是欢呼8000多万人口、酷爱

 

运动的德意志被人口不足300万和35万的弹丸小国所击败?当然不是。她们庆祝的是自己战

 

胜了俄罗斯——另一个全白的队。在运动界,许多白人运动员已经不把战胜顶尖的黑人作为

 

自己的目标。在白人里拿第一就和冠军差不多。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刘翔能在21世纪成

 

110米栏的世界冠军并破世界纪录,是多么罕见的业绩。“政治正确”的美国媒体曾经嘲

 

笑中国人觉得在100米等纯粹速度的项目上亚洲选手无法和黑人竞争,只有在跨栏这种技术

 

性强的项目上才有可能有优势。其实他们忘了:美国自己的白人运动员,哪个敢在百米上和

 

黑人叫板?

上面讨论的黑人的体育天才,对本章的核心论题智商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在于,面对竞技场

 

上差异如此悬殊的天赋,我们自然而然地会问:既然人在运动天赋上有很大不同,怎么可能

 

在智力天赋上完全一样呢?也怪不得,研究黑人体育基因的Jon Entine接下来研究的是犹太

 

人的智商基因。

难道随便一个人只要像牛顿那样努力就能成为牛顿吗?当然,智力上的天赋衡量起来比体育

 

上的天赋要复杂得多。清华建筑史教授陈志华二十多年前曾和我讲过,他读大学时偶尔看到

 

心理系在那里做智商测试,出于好奇就去测了一下。结果显示他的智商是“白痴水平”。而

 

按照一般的智商理论,取得他这么大的成就,智商一般应该在130以上才对,也就是2%~3%

 

聪明人。这种错误,在体育测试中是很难发生的(当然也并非绝对没有,比如,许多天才运

 

动员都曾被判决过“毫无前途”的“死刑”)。但是,智商在测试整体人口上还是有相当的

 

准确性的。退一万步说,也许我们还没有找到测量个体之间天赋之不同的可靠手段。但是,

 

这种不同本身的存在,在理论上则很难被否认。这也是我们讨论智商的一个出发点。

摘自《天才是训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