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中国正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个重要角色的时候,在持续发展中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不应该被低估。

原文:Is China Catching Up with the US?
来源:布鲁金斯学会
作者:李侃如(Kenneth G Lieberthal)
发表时间:2010年8月
译者、校对:@xiaomi2020

作者简介:李侃如(Kenneth G Lieberthal)教授是布鲁金斯中国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曾写过15本书,发表过超过70篇文章。多数与中国相关。从1998年8月到2000年10月,他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亚洲国家安全事务主任和高级研究员。2010年7月他在新加坡作过题为“21世纪的中美关系:合作还是对抗?”的演讲。


近来中美关系一直都是广泛的、严肃的、成熟的,总体来说是合作的——二者都希望这样的关系能够持续。中美之间严重地相互依赖,无论是在贸易、安全或是一系列其他的国际问题上。每一方都因为对方做得比较好而表现更佳,如果任何一方陷入了严重的麻烦,就会影响双方。虽然二者之间也有巨大的分歧,从更广泛的角度上来说,它们在主要的全球目标上也有着共同的、契合的利益。两个国家都希望这个世界总体来说是稳定的、和平的;二者都将繁荣视为很高优先级的目标;二者都希望这个世界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对抗气候变化;二者都受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在反恐行动中互相合作。两国的领导人都希望双边关系能够平稳发展。没有一方想为另一方造成大麻烦,或以此作为国家政策的主要目标。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如奥巴马总统提到的,世界上没有比中美关系更重要的双边关系了。自从2009年初期,真正的全球议题已经首次成为了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从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复苏,并重塑相应的全球金融体系;北韩和伊朗等国家的无核化;气候变化。如果中美之间能够合作处理这些问题,或至少以同等的负责任的方式来对待这些及其他的重要全球问题的话,它们显然要更容易解决一些。相反,如果中美在所采取的方式是互相对抗和削弱的话,那么每一项全球问题都会变得更为复杂,也更难以控制。

与“中国已经成为处理全球议题上的重要角色”相关的新认识是这样一种看法:中美之间在综合国力(CNP)上的鸿沟正在缩小,无论是从硬实力上、经济能力还是国际声望来看,中国正在赶上美国。这种距离的缩小从对待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不同政绩及反应上体现出来。在过去的两年中,美国的损失巨大。同时,中国在同一时期比世界任何其他的主要经济体都表现得更为优秀,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中国比其他的经济体有着更低的政府负债。也就是说,从经济上来看,中国在持续前进时比世界其他国家都有更强的灵活性。

不过,中国内部好像还没有形成在主要的国际事务上符合自身定位的共识。中国应该怎样,又在多大的程度上,从一个自身利益定义狭窄的发展中国家转为一个承担更大责任的全球性大国,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这种进入到全球事务的中心舞台的变化来得太快,对中国来说,转变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中国内部,似乎有种感觉是,在综合国力上中国已经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了,而中国的高层领导则没有这样的幻想,他们清楚地知道所面临的挑战。但是,从大众的感受来说,即使是在知识分子阶层中,中美之间的鸿沟已经大大缩小了,而各种舆论喧嚣都在讨好中国。

这种感觉是基于一系列的错误认识。首先是美国向中国借了很多债,以至于中国可以认为它成了大债主。事实是中国只有不到7%的所发行的美国机构和主权债券——虽然对于单一的国债持有人来说,这一比例已经是最大的,但是7%不足以左右美国,尤其是美国现在正在以很低的利率,销售前所未有地多的债券。因此即使中国减持新发美国国债,美国要消化掉也毫无困难。同时,中国还对美国的经济下了大注,因为其大量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方式持有;它既是一个严肃的买家,同时美国经济的向好对它利益攸关,因为它不太容易从美国经济中脱身。也是这种利益相关性,让两方都希望能够保持较好关系,并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似乎有一种很强的感觉,特别是在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治理能力一直是它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并且代表了一种经济发展的更佳模式;“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正好相反。这是错误的:对中国来说,这不是一场金融危机;中国的银行没有太多地卷入严重恶化的债务。中国只是遭遇了出口市场的大幅下跌。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加大流动性,结果如何,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即使中国经济一直都表现不错,目前的模式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和出口,这是不能持续的。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可能会达到最高,然后就会大幅下降。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经济疲软难以支撑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继续发展。另外,中国的经济发展基于对环境的贪婪掠夺,这也是不能持续的,比如说缺乏足够的用水,将会成为一个加速恶化的问题。普遍不平衡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的持续扩大,形成社会不满。即使是中产阶级也对不断高涨的房价忧心忡忡。最后,每家企都受到无孔不入的政府干涉,会很难解决诸如腐败、违反知识产权和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如果没有完整的政治经济改革,以上问题都很难解决。还不清楚,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是否会进行系统化的改革,改变经济管理方式,保持快速发展。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不存在能够指导其他国家成功发展的“北京共识”。

要看中国是否能够和美国平起平坐或接近于此,第三个维度是真正的实力和基本面。美国仍然保有世界上最高的GDP,而中国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人均值上都要小得多。中国还是没有出现高素质的企业,知道如何管理全球运营,或者有效地发挥技术变革的效力。事实上,中国的经济是由国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垂直合并的企业主导的。在过去的20年中,跨国公司都在向反方向发展,逐渐地拆分,并且主要是那些非常细分的、有创新性的、能创造高附加值的企业赢得了关注。全球化的企业正在逐渐变得超级灵活,它们并非是行业整合型的,也无需依靠保持现有的产品线来让企业发展,而中国某种程度还急于想进入到1980年代的基本企业战略中。中国刚刚开始为创新而大力发展技术基础,而美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先进的和有效的体系来持续创新。美国已有很好的教育体系,想要赶上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扩张其教育体系,但是需要好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成熟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对于国家实力的其他方面,美国的军事力量是真正全球化的,也是最为先进的;中国开始具有远程打击能力,但是仍然落在后面。另外,中国的人口在急速地老龄化,在未来这将形成大问题。由于在1970年代急速下降的生育率和1980年代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两者联合作用,中国现在在劳动力人口比例非同寻常地高,而他们的依赖者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到2015年,人口结构将开始翻转,到2030年,中国在全国人口年龄分布上会更象意大利和日本,但是从人均GDP角度来说,它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未富先老”会非常有挑战性。对美国来说,它可以依靠巨大的移民潮避免这种人口老龄化金字塔。最后,美国在作为全球性强国,在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上都有数十年的经验。中国刚刚进入到全球强国的角色,但还没有调整好思维方式,缺乏了这一点,它很难得心应手地应对。

这不是说美国就一切都好,没有什么重大的问题了。毋宁说,这可作为一个提醒,中国的领导人在说中国仍为发展中国家的时候,他们是正确的。尽管这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作出了令人称奇的成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国超过13亿的人口中有4.5亿是现代化的,另外8亿人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二者之间每一天都在以各种方式进行互动。这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动就是中国的问题和机会所在。大部分到中国去的外国人从来都没见过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一面,但是这一面对中国来说确实至关重要。它至少还需要好几十年才能够完全成为发达国家。在未来的几年中,那些认为中国基本可以和美国相提并论的人肯定会在很多事上遭遇挫折、灰心丧气。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这里一键翻墙

相关阅读

  • 安装适合你的浏览器的红杏插件一键翻墙
  • 翻墙看《译者》https://yyii.org
  •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订阅《译者》;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来源 译者:
布鲁金斯学会 中国经济正在赶上美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