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 (记者 钱毓)28日上午,罗布泊科考队成员、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王富葆在距离罗布泊镇以西20多公里的湖心区采样时,意外地采集到了一只野鸭子干尸。
“回去做个碳14测年,也许就能知道罗布泊湖干涸的绝对年代了。”王富葆说,这也是他此行的任务。
万年气候图
据王富葆介绍,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罗布泊地区晚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及古人类文明兴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成果显示,在近万年的时间尺度上,罗布泊曾经气候湿润,湖面达数千至近万平方公里,地面植被丰富。
专家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距今9800-15300年间,罗布泊西湖水深略大,每年都有较强的尘暴作用,为湖泊沉积带来黄色或浅黄色的粉砂。这一时期塔里木河等入湖径流相对稳定,共沉积了厚度超过80厘米的黄色层,成层石膏的出现表明当时气候干燥。
距今8150-9800年间,塔里木盆地区域气候相对温和湿润,河流径流量较大,地面水体较多,沿河流或绿洲地区榆树为主,风暴作用不很强。“ 这个时期,罗布泊湖水微咸或半咸,有一定水生植物,自然环境比现在好得多。”
距今3400-5900年间,罗布泊有较多来水汇入,胡杨成林、动物种类丰富,牧业发达。这一时期罗布泊地区出现了分布在孔雀河下游干流两岸及支流小河东岸的小河-古墓沟(太阳墓)文化,其年代为距今约3500年到3900年。
距今2200-3400年间,罗布泊出现干涸事件。在湖心相应沉积层出现了一层以粉细砂为主、含较多中、粗砂及白色石盐斑状的沉积层,这是由沙尘暴作用带来。“本次干涸造成了本区人类文明的断层。”
距今350-1150年,罗布泊西湖及西岸地区进入环境最佳时期。尤其是在距今700-900年间,气温与现在相似或略高,但降水增多,塔里木河可能又一次经孔雀河流入罗布泊,使湖面和沼泽化面积扩大,湖水淡化成淡水或微咸水湖,水生生物大量繁殖,生物多样性增加,湖泊西岸地面植被覆盖度增多。历史记载中的唐代”边屯如云”,屯戍细雨的田卒多达10万,人们又回到了早已荒芜的楼兰古城。
距今700年后,风暴作用加强,气候干旱,罗布泊进入现代环境变迁。
距今350年以来,罗布泊经历了几次重要事件:1921年,塔里木河经孔雀河入罗布泊,使湖面迅速扩大,直到1942年后开始收缩。1958年大洪水再次充盈罗布泊,并使久旱的东湖再次充水。由于1958年后在孔雀河修建了两个水库,截留了上游来水,因此罗布泊在1962年完全干涸,形成现在的罗布泊盐漠,“体现了干旱区水环境突变与速变的特征。”
环境恶化中
然而在此次考察中,专家们注意到罗布泊地区的环境仍在持续恶化中。
10月26日,记者跟随科考队在阿奇克谷地看到,大量植被死亡,原来生长着骆驼刺、芦苇等的沙包退化消亡严重,沙漠活化。
罗布泊南湖沙漠以北,1980年竖立的彭加木纪念碑,已经部分被流沙掩埋。当年在此立碑的科考队队长夏训诚认为,沙漠已向北扩展了100米。
他还说道,1990年6月份开挖的一条从塔里木河到台特玛湖的渠道,也已经被沙子填埋。2004年小河墓地考古营地上扎起的铁丝围栏,现在已被1到3米的新沙包掩埋。
夏训诚表示,研究罗布泊过去气候环境变迁的过程及其原因,“不仅可以为治理和改善本地区的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了解和认识中国西部干旱区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
已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在2004年考察罗布泊后认为:“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是干旱区环境的一个缩影,第四纪地质的许多科学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http://www.itechdot.com/2010/10/2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