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研讨会上,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Kenneth G. Lieberthal)指出,美中建交30年来,双方之间最关键、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缺乏互信。在美国的一位著名战略学者看来,美中之间恐怕很难跨过这一难关,但是,一个民主体制的中国,会更容易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所接受。

李侃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虽然刚刚过去的中期选举,并没有明确的迹象显示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影响了选民的投票,但是,他说,在很多问题上对中国的不满,已经很明显地成为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跨党派”的一个共识。

*缺乏根本意义上的互信*

李侃如说:“美中两国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30年外交之后,彼此之间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信任,对彼此之间针对对方的长远打算,抱有很大的疑虑,而这种疑虑,在过去一年里,有增无减。”

李侃如说,胡锦涛明年访问美国期间,能否和奥巴马坐下来、认真考虑如何建立两国之间的互信、并且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将是美中关系下一步何去何从的关键。李侃如说,假如这一基本点不能建立的话,双边关系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向负面方向发展。

李侃如长期任教于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系,并曾在克林顿总统任职期间,担任白宫亚洲问题国家安全顾问。

*能否建立互信?*

布鲁金斯学会的另外一位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在美国政坛和舆论界都颇有影响力的一位战略学者、前国务院政策计划部(Office of Policy Planning)官员罗伯特.凯根(Robert Kagan)会后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对美中之间是否能够在深层意义上成功建立互信,表示怀疑。

他说:“在我看来,这种不信任可能永远都存在,是双边关系的实质所决定的,我看这种不信任是很难抹掉的。”

*战略竞争将永远进行下去?*

谈到双边关系的实质、以及彼此不信任的根源,凯根不假思索地说:“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就目前来讲)是区域范围内的竞争;典型的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和一个已经占据优势的大国之间的竞争(classic competition between a rising power and an established power)。”

凯根认为,美中之间的不信任,虽然抹不去,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管理”。他说:“这种不信任需要双方来‘管理’(有效地应对和处理),但是是从根子上解决不了的。处理得好的话,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中国国内和国外的一些评论人士、包括美国之音的一些读者都认为,即便中国民主化以后,美中两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恐怕也在所难免。对此,凯根表示,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在内,将会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民主化以后的中国。

他说:“如果中国转变成为民主体制的国家,国际社会将更加容易接纳一个崛起的中国。”

请看原文:
美中之间难以建立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