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带着百姓“过河”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今天的傲视世界的成就,不能不说得益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凭着“摸着石头过河”,闯出了一条既非传统社会主义,又非经典资本主义发展之路。西方把之当作“中国模式”观察研究,中国自己却非常不情愿说有“中国模式”,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改革的目的还没全部实现,有的还在路上,有的还在摸索中。也就是,中国的改革还没完全“过河”,未来许多事仍须“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大政方针方面的一说,其愿景不容置疑。但是说到改革开放成果的共享,论及“过河”问题,我们就有点呑呑吐吐了。之所以会呑呑吐吐,在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上,给公众的感觉是,权贵、“原罪”富人过“河”了,更多百姓掉进了“河”里成了被摸的“石头”。

  也因此,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非常紧要的重大历史关头。这样重大历史的关头,赋予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全会的重大意义,把收入分配改革当作十二五期间经济新动力,中国的改革也由此进入了正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问题的新阶段。

  当年检验“摸着石头过河”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今看来,这“三个有利于”中,让人呑呑吐吐就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个问题,让一切思考都返回原点,也就是如何实践党的执政宗旨问题。十二五是只是叫响了带着百姓“过河”的口号,还是真正开始了带着百姓“过河”的伟大征程,是公众关注和期待的重中之重。

 

  20101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