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钢与奥巴马争夺话语权”的新闻,最近惹得网络沸腾。不仅网友们分派大战,报纸发表评论,芮成钢自己在几个场合辩解,甚至央视最近也出来表态。

我跟着这番热闹看了一下当时记者会上的镜头重放。看罢目瞪口呆。在亲眼看镜头重放前,此事最震撼的标题是“芮成钢与奥巴马争夺话语权”,芮成钢自己出来辩解的一个核心,也是当时没有“不礼貌”的问题。所以,我期待着双方至少唇枪舌剑地有点文明的冲突。

可是,芮成钢问的是什么问题呢?他上来长篇大论讲了一通,好像是自己在开记者会,试图论证的竟是奥巴马的话如何经常被曲解,然后让奥巴马谈谈如何对待被曲解的问题。芮成钢事后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时称,奥巴马只给本国记者提问的机会,言下之意,似乎白宫内定了记者配合提问,不喜欢面对外国记者的意外问题。这一点是否属实,且另当别论
。但有一点很清楚,美国记者提问,很少见到如此软弱的问题,而是经常要挑战总统。人家是靠这个吃饭的。看芮成钢的提问,则感觉到他是自报奋勇地要给奥巴马当新闻官,没有提问就先为奥巴马辩护,好象是在说:“您的伟大智慧,除了我这样几个以外几乎很少有人能懂,所以总是曲解。这可让您这么办呀?”美国总统听阿谀奉承肯定不少,但在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听记者如此抬举自己,大概确实很意外。难怪奥巴马的答复也让人昏昏欲睡。

我不想对芮成钢求全责备。毕竟,他还很年轻
,而且并不是在一个动辄对权威咄咄逼人的文化和媒体环境中工作,面对美国总统膝盖有些软,也可以理解。日后积累经验,努力学习,我相信会大有改进。但是,国内的舆论则给他相反的压力,不是责问他为什么对一个滥印货币(进而直接威胁中国利益)的总统不敢扔“硬球”,反而是批评他抢话题、不礼貌。这样他下一次碰到同样的场面,岂不是会更软吗?

我希望,国内的舆论要给记者创造比较宽松的条件,让他们敢于自由发挥,也容许他们犯错误。作为芮成钢本人,英语早就流利得令人惊叹。但是,英语越是流利,在国际舞台上“挡箭牌”就越少。英语不好的人如果问个傻问题,人家可能觉得你是语言表达
不出来。但英语如果流利得象芮成钢这样,那么一问傻问题就会露傻相。所以,我们 应该督促他深化对记者而言尤为重要的批判性思维,让自己漂亮的语音中充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