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天地圣贤心

 


曾有人问我人要大到怎样的程度才算大人物,我回答:十几年前、几十年前或者光屁股的时期随随便便放的一个屁,都会被人勤勤恳恳挖掘出来,小心翼翼收藏起来,并经常不断添油加醋地拿出来进行炒作……那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大人物了—-当然是戏言。

 

世俗所谓的大人物,指地位特别高、权力名望特别大的人物。儒家的眼光则不一样。人的大小,不以地位权力名望等等外在的标准去衡量,而是论其德,论其心。小心者为小人,大徳者为大人。心有多大,人就可以有多大,人的伟大,大在德,大在心。最大的人是证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者,就是圣贤。正如王阳明所说: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学问》)

 

徳大,无位如孔子、贫穷如颜回也是大人;心小,富如石崇、贵如桀纣也是小人—桀纣不仅是一般小人,而且是贱人、非人、丧心病狂的罪人。人小,小在其心,凡事必循一己之私、只为自己考虑、极端自私自利、不惜损人利己者,小人也。

 

儒学是培养君子和大人的学问,儒者大多是很牛的。《孟宪实:贞观之治的当代价值》一文中介绍了唐朝一件事:“有一官员犯法,唐太宗很愤怒,下令杀人。但是这个官员所犯罪行,不足以处以死刑,所以大理寺的法官戴胄反对,并以法律条款为根据。唐太宗说,法律的权威要维护,但是皇帝的权威就不要维护了?法律的信誉要维护,皇帝的信誉就不要维护吗?皇帝已经下令,你却不让执行,这不是让皇帝丧失信誉吗?戴胄回答,法律是皇帝与天下人共同拥有的,皇帝的一时决定和命令虽然也应该维护,但是比及法律来,这是小信,法律才是大信,小信与大信之间发生冲突,小信理当服从大信。最后,皇帝妥协。”

 

有网友惊叹:古人就是牛,不服不行!其实这种表现在儒家根本不算什么(某些法家人物也能做道),自古以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牛人,在儒门中海了去了。历代大儒圣贤那种发自本心的“牛气”,非当今国人所可“思议”也。

 

世俗的一切包括皇权,与良知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在君主时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物”,君权有一定的合法性,当然要予以相当的尊重,但是,如果君主权力与道德良知产生了冲突,儒者会毫不犹豫地站在良知一边。

 


在世人心目中,身为实,心为虚(此心指意识心,世人不识本心也),但在大人“看”来,肉体与意识都是虚的,唯本心才是“实体”。一切都是变动不居、变易不常的现象,唯本心永恒不易(易经语)的生命之本质、宇宙之本质。这是儒佛道三家的共识(当然对这本质特性的认知有所不同:道家虚极静笃,儒家天行健;佛教无生,儒家生生。)

 

对此,某些西哲也有所发现,正如陆九渊所言:“东方有圣人焉,其心同,其理同;西方有圣人焉,其心同,其理同。”网友惠寄的《性-生态-灵性》“神性的深度”一章中,作者肯-威尔伯说:

 

 “正如所有下层都在上层之中、但所有上层并不都在下层之中(但确实渗透到下层中)一样,整个自然都在圣灵之中,但整个圣灵并不都能在自然中找到。确切地说,圣灵完全彻底地渗透到自然中去了,它自己停留在自然的后面,超越于自然,却不受自然的限制,不与自然同一,但也没从任何方面与自然分离或分开。”(肯-威尔伯《性-生态-灵性》)

 

上层与下层的关系,与中华文化中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不易与变易、理一与分殊、一与万法、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相当。“圣灵”相当于形而上的道、本质,即易经的乾元、孔子的仁、《大学》的至善、《中庸》的诚、程朱的天理、王阳明的良知。

 


良知本心其大无外,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因此儒家的仁爱有秩序而无极限),又其小无内,无迹无相无声无臭。它是宇宙万物包括肉身与识心的“母体”,物质与意识、时间与空间一切都是它生生不息、新新不已的产物,一切都是它的作用和化现。

 

它既潜在一切又超乎一切,既可以“曲成万物而不遗”又可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这是体用不二的最高理想境界。《楞严经》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东海有七绝一首:胡跪西天枉苦劳,来参东海亦无聊。愿君深向心头拜,方识乾坤一睫毛。

 

(本诗大意是:别说参见东海,就是拜西方的上帝西天的佛,都是形式,不重要。拜自己的良知才是正经,证入良知本心,才知道外在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宇宙在心头,也不过太清一浮云而已。)

 

“乾坤一睫毛”就是化用佛理的。但严格地讲,这不确切,有“范围天地之化”而“过”了之嫌。实质上,宇宙多大本心就多大,既不少一点儿,也不多一点儿,恰恰好,把天地都笼罩着,但又不超过。

 

究竟而言,“无相大光明”在本心是超意识、超语言、超理性、超科学、超逻辑、超一切境界的,“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一切意识语言理性逻辑超境界都是它的产品,不足以完全彻底全部地把握它、说明它、了解它、证明它、推断它。我上面这么说,也是勉强而言,“明知不可而言之”罢了。

 

注意,对于意识语言理性科学逻辑等,形上本心是超,不是悖,不是反。例如,就科学而言,儒家经典和良知信仰超越科学,极具宗教精神,同时又不违科学原理、符合科学常识、富有科学精神,这与基督教的经典和信仰的明显反常识违科学完全不同。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妙不可言,超绝言诠;道中庸,大中至正,平易正常。

 


中西各门各派都有可能产生大人物,儒佛道三家的人物皆多且大,其中又以儒家最多最大。因为儒家对本心的证悟、对“万物一体”之理的领会最为中正圆满(可参看拙文《无相大光明》)。

 

人人良知心都同样广大无限,大人小人无异。小人之心之所以小,是良知丧失了领导权,被强烈的物欲所遮蔽,被无边的恶习作了主。小人,就是心为物化、身为物役、身不由己的人,就是家有宝藏而流浪、捧着金碗而要饭的人,人生之可怜可悲,无逾于此。

 

只要你想做,正心诚意地做去,你就可以不断驱习破障,成为正人君子、英雄豪杰乃至大贤至圣,圆成一颗良知心,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而这是不需要依赖外人外物外在条件的。甚至条件越差环境越坏越能玉汝于成。艰难困苦乃是上天的试金石呢。在当今中国做一个大人,也就是在黑铁时代铸一块黄金,在龌龊社会拓一席净土,特别不容易,特别有意义。

 

修良知心做大人物,必然“好仁而恶不仁”,被世俗误解嘲笑、被宵小骚扰攻击、被众多“不仁”者仇视痛恨围剿是难免的。孔子不也或畏于匡或绝粮于陈蔡之间饱受颠沛流离艰难险阻吗?但同时也必有仁者惺惺相惜,所谓英雄惜英雄,大人识大人。德不孤必有邻,古今中外所有圣贤大人的心都是同频共振或精神相通的。2010-10-26东海儒者余樟法

首发儒学联合论坛学术厅http://www.yuandao.com/index.asp?board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