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伊相争, 消费者不是渔翁
 

备受关注的“蒙牛诽谤伊利案”,知情人士称“最终还是会坐下来协商”。对这一事件的下一步走向,蒙牛、伊利、圣元三方均保持沉默,媒体于是作出判断:“蒙伊案”暂告一段落。(10月25日《中国经济时报》)

按照中国人厌讼息讼、息事宁人的传统思维,蒙伊案暂告一段落甚至就此落

幕,不是坏事。涉案各方“坐下来协商”,互相达成妥协谋求共赢,更是个大好事。还有人认为,蒙牛和伊利以及圣元三方之间的“商战”,跟我们“这些人”无关,说不定它们是鹬蚌我们是渔翁,“商战”的最终获胜方是我们消费者……

但是,食品安全是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蒙牛和伊利鹬蚌相争,渔翁并不一定能得利,更别说它们的直接消费者了,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伤害显而易见。

呼和浩特警方维护蒙牛高层,说“伊利声誉受损案仅是蒙牛个别员工伙同公关公司人员所为,此案无更深层次背景”,这话是可以理解的。蒙牛公司虽说是海外注册港交所上市,但却跟伊利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呼市龙头企业、纳税大户,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毋庸置疑。而且,这么一个巨无霸企业的兴与衰、荣与辱,对当地政府和官员的政绩影响,也举足轻重。当地警方安能不为之“保驾护航”?牺牲几个“安勇”算什么?

但是,假如安勇等人的行为并非如呼市警方和蒙牛自己所说,跟蒙牛集团无关,蒙牛高层对相关情况并无察觉与知晓,也就是说,安勇等人的行为其实是受了蒙牛高层指使或默许,那么,呼和浩特警方如此“护犊情深”,就有问题了。一个对公众撒谎的公司,谁能保证它不会欲壑难填,去或明或暗地侵害公众利益?而当它是一个食品生产商时,这样的潜在危险就更不应该被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蒙牛和伊利接受有关方面的“斡旋”而“坐下来协商”,对公众尤其是消费者而言,并非好事。这件事既然已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涉案人既然已被公开逮捕,那么,就应该按照司法程序走到底,任何以牺牲消费者和公众利益而保全自身的幕后交易,都是不适当的。希望公权机关一定要弄清此事的公共利益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