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虎庙 | 评论(1) | 标签:演讲, 郭玉闪, 公民社会

做《努力走向公民社会》的话题,而且是用影视语言去做,在我尚属首次。根据活在世上的年头换来的经验看,念头在任何人都会很轻易产生,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念头,年轻也就不再,活着也就不算。但在我这个将近花甲的年龄再去有一些年轻人的念头,多少还是令人惊讶,而在我这已经习惯。有幸我身边的朋友和网端不曾谋面的朋友们几乎一律称呼我“大哥”,这对我是一个很不小的心理暗示。那意思大概是说:你年龄是大,但和我们接近。以至我发现称呼我“大叔”的一些小朋友们现在也都改口“大哥”了!

我万幸在互联网上活出了新鲜,一切源自有念头。

《努力走向公民社会》这个片名是张辉起的,很好,确切,提纲挈领,改变了我从前怎么也说不清楚的意思。德妹子一开始就加入了摄制团队,我们都很感激她。她是一个为了记录而活着的人,这种爱好在女性中罕见,也因此只在偶尔时,当她和女性拍摄对象挽臂而行,为拍摄对象的某个不幸遭际而掬泪,尤其意外时也会像少女一样凄厉尖叫的时候,我方才意识到德妹子此刻该在脂粉气儿的屋子里呆着才是。而德妹子却总在户外,以至在祖国各地奔波。

拍摄进行到二十几集的时候我去了西部五省,我的行囊里有一台笔记本。每天里白日骑行,到打尖的时候,放下行囊,揉两把汗渍渍的衣服,坐下来就用笔记本写作和编辑当日所见文字和视频。而德妹子在北京继续着采访和拍摄,我们用QQ传递素材。我再在德妹子剪辑的基础上做深度编辑。往往是在后夜上传各个视频网站。躺下的时候往往已是凌晨三点。当晨曦微露的时候,那又是我收获的时刻,那时候各个视频网站纷纷告胜接纳了我们的作品。这样到睡醒,一般三个小时左右,如此习惯已有三十多年。我为此在03年开博客的时候,就直接起了个“24小时在线博客”的名字,沿用至今。早年有人看我发文的时间惊叹“你真的24小时不睡觉啊”,其实那又算什么!最近又有陌生网友在推特儿上说“传说老虎庙是用一台笔记本编辑视频。”听后我不加否定,小马拉大车在我很平常,因为总感觉的自己是在外行的队列里徘徊,我是不主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那类,可不是么,直到最近我才突然感到我已经不该拿JVC的掌中宝将就着去拍摄镜头前的那些个思想精英了,这才花大价钱搞了台索尼HDR-XR55OE。

最近苦恼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开始对“公民”一词儿又有了恐惧。这让我想起毛泽东当年说过:中宣部不干事,干不了好事。我奇怪毛怎么那时候就和我们想到一起了呢?至少有一点毛和我们说的一事儿,是一个组织、机构,党的一个职能部门。毛当年大概苦恼的是这个部不为这个派而为那个派说话,以至架空了领袖的意思吧。而我们现在又是什么处境,我们公民又是处于什么处境呢?而他们又站在什么立场,又怕的是什么呢?

《努力走向公民社会》的被“控制”是在党开会的那个日子,这是对党的规定的直接抹黑,不知道现在党里有谁管这事儿。

拍摄郭玉闪一集是早有的想法,在他那里云集着一批思想老中青。单说他们所搞的“公民转型论坛”已经坚持数年这事儿,就令我佩服。我是在参加了论坛第45期的演讲后就有了如下想法:如何把这个论坛里的东西更多传播,而非仅仅周末那一件小屋子里的一群。可是那时候我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什么平台。现在终于有了,虽然不许在网端公开,但那又怎样?我因此在拍摄完毕郭玉闪的第41集后有了和郭玉闪公民转型论坛松散合作,共享资源的新念头。电话打过去,玉闪说“论坛的资源对你是开放的!”不禁欣喜!

特告:从年后起,《努力走向公民社会》系列片将把传知行经济研究所每周一期的“公民转型论坛”演讲选择性纳入拍摄中。

视频地址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101428522.html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 黑头套后面的公民头颅[视频信息] / 2011-01-22 09:08 / 评论数(7)
  • 纪斯尊 / 2011-01-19 04:54 / 评论数(4)
  • 和流民在一起的女性们 / 2011-01-17 11:27 / 评论数(4)
  • 八案在手 俨然公民律师 [视频] / 2011-01-14 10:52 / 评论数(3)
  • 姐妹 / 2011-01-10 11:38 / 评论数(7)
  •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要翻墙? 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