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常常愤怒?只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中国内部让我们不满意的地方的确仍然很多,但正如一本《中国世纪》中所写到的:中国模式的奇特之处就在于 ——— 带着问题超速前行。这是和时间赛跑的一场角逐,看究竟是前进的速度克服了问题的扩散,还是问题的障碍绊住了前进的脚步。开放的大势、自由的网络平台、爱生活与爱正义的信念,共同构筑着明天的希望;而所有真实的积极和消极,也共同构筑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2010年最后一期“中国论”,说说过去一年我们曾关注的那些焦点。

用惯常眼光来看,这一年的中国并不缺少宏大叙事。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并不缺乏悲情,虽然没有汶川地震给国人的震撼强烈;世博会、亚运会不可谓不壮观,虽然没有北京奥运引发的效应长远;物价上涨不可谓压力不强,虽然没有金融风暴来袭时造成的冲击猛烈……但创造历史的,不见得都是惊涛骇浪中的宏大叙事,涌动于时代浪花下面的股股暗流,或许才真正指向未来。

再看2010年的中国,于“平常”甚至琐碎的叙事中,呈现着那些至关重要的命题;中国这艘航船正在继续一场时代大转型,如果按照唐德刚“历史三峡”的比喻,那么当下的中国就是行走在历史三峡的关键之处——— 虽然顺风顺水,没有波涛汹涌,但每一股风向,都蕴含着并存的机遇与挑战;虽然问题丛生,大小矛盾接连不断,但每一个新生的萌芽,都可能成就未来的参天大树。一个马掌,可以决定一场战争,所以,不要漠视今天的每一个细节与琐细,因为每一个研判、每一个动作、每一步选择,都可能决定着未来。

这一年里,最让人感动的是“你我”这些公民,以更加热爱生活的情怀、更加关注权益的姿态、更加在乎正义的敏感,用公民围观的力量,拓展着公共空间,推动着时代前行。除了传统媒体的言说,最典型的就是网络,就是微博。“网友曝”,成为扬善抑恶的重要通讯社;微博呼应,成为鞭笞丑陋的即时力量。不管是现场播报宜黄拆迁的闹剧,还是用一个个段子恶搞“我爸是李刚”的骄纵;不管是群起呼应捐款慈善,还是政府借助微博传播信息,或许,现在就断定网络与微博能否改写社会进步的历程还为时尚早,但我们显然看到了一种公民表达和互动的新场域,这为未来留下了一份值得遐想的期许。艾未未先生说:融化冰川没有别的方法,只有靠中国人的整体热量。而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正为这种聚合提供了最佳的广场。

需要整体热量,是因为有太多等待融化的坚冰。这一年,我们超过日本,站到了GDP全球老二的高地,但几乎没有谁敢陷入盲目的自喜——— 即便不说人均,我们也知晓挑战。四万亿的救市投资,正在释放它的负面效应;高房价带来的痛感仍在延续;物价全面上涨,“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豆你玩”等热词的背后,是民众生活的多艰……此消彼不长,关于收入倍增的计划,仍停留于一个传说。今日经济所遭遇的挫折与困顿,显然绝非只靠零敲碎打便可迎刃而解,调整结构、产业创新、拓展投资渠道消弭“游资”,任重而道远。毕竟,当下很多东西正建立于30多年来民生极大改善基础之上,一旦生活幸福感停顿,确属不可承受之重。

说起生活,难掩蹉跎。这一年,一个叫做“新拆迁条例”的东西从年头晃到年尾,楼梯响了几响,却始终未见落地。大家见到的,却是野蛮暴力强拆的有恃无恐。如果说宜黄强拆最终让几官落马还稍给人一点欣慰的话,那么在此后登场的 “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逻辑,却让人惊心。比起偶尔的暴力催生自焚,彪悍的强拆有理逻辑尤其可怕。种种迹象已经昭示,遏止中华大地上的强拆,绝不可能单靠一纸看起来很美的“新条例”,这在那些盯着农民土地 “被上楼”的抢夺中一再得到警醒。唯有放置于扭转错误政绩观、利益观的背景中,方能期待全面求解。

为什么荒谬可以大行其道?只因为我们还没能给每一个 “公仆”套上应有的笼头。于是我们听到了“我是领导”、“我是局长”的张狂,听到了“不要老报道冷要注意和谐”的说辞,看到了“情色日记”、一日消费万元的奢靡……比起这些刺激与诳语,更值得警醒的,是一些级别非常小的科级官员也动辄贪污数千万甚至上亿,是那种县委书记每天都收礼行贿者数百人背后的基层腐败常态化……不管是海南三亚局长孩子考公务员位列三甲,还是福建屏南招考领导子女搞“量身定做”的诡异,都侧证着“权力通吃”在这个时代的泛滥。所幸的是,公民以对公平正义的敏感围观出个案的阶段性正义,尽管大家心知肚明,更多的滥权者,并没有曝晒于阳光之下。

世风日下若要探源,实跟精英表现不佳大大相关。院士候选人肖传国,竟为造假被揭露恼羞成怒“锤击”打假斗士方舟子;打工皇帝唐骏,在被揪出学历造假之后竟然可以顽固到底……真正的大师、知识分子不知道在哪里冬眠,媒体上充斥的是伪专家叫嚣的声音,什么“物价水平还不高”、“老百姓还可以承受”,什么“官员已经做得很好了”之类的捧脚论。道貌岸然的社会表演者,以浮躁喧嚣的演技助长着这个时代的沉沦。稍可欣慰的是,我们也看到某些积极与世道人心的取向。这一年与大家告别的一些人,比如为环保事业竭尽全力的梁从诫;矢志“有来生还是当记者”的报人范敬宜;践行法治与宪政的蔡定剑……虽然都算不上响当当的“大师 ”,但因为独特的风骨,在这个喧嚣时代得到了特殊的尊重。而上海大火之后的数十万人花祭等等公民行动,则给予了所有冰冷以暖心的温度。

让每一个人感受生活的温度,确非易行之事。从年初用工荒,到富士康悲情连跳,终结人口红利喊了许久,但富士康内迁引发的争抢涟漪则昭示,将低劳动成本视为“ 比较优势”的官员还大有人在。从年初 “毒奶粉重出江湖”,到年底湖南等地“毒奶粉再出江湖”,包括甚嚣尘上的“地沟油”、“化学锅”,也控诉着一个道理,监管者的失职,将令“恶心”与你如影随形。一度频发的校园血案一次次告诉大家,矛盾不疏导,每一个角落里的弱势者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也可能成为施暴者,重视之后的状况改善也再次验证,社会管理的水平大有提升的空间,我们看到了“重视”的成效。一个致力于服务型的政府,必然要懂得疏导矛盾之道 ——— 或许首当其冲的真就是“道”,多个大城市露出“堵城”峥嵘,难道拥堵要成为未来大都市的噩梦?

写到这里,一年来多次听到的话又在耳畔萦绕。很多人都爱引用狄更斯《双城记》里的开篇之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疑惑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迷茫的时代………过去30年的发展,的确将中国置于关键的“跷跷板”上,贫与富、腐败与公正、法律与权力、部门利益与个体尊严、机会与特权、传统价值观与流行价值取向、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形成一个个争锋对峙,让机会与变数同在。

这是一个有趣的视角。于是,有人说贪官抓不尽这可怎么得了,有人则通过贪官的频频落马看到了反腐的决心;于是,有人看到了网络时代社会进步的新动力,有人则透过“小月月”、“数万水军”们看到了乌七八糟的 “公厕化”;于是,有人喜欢上海世博的无杂音,有人则喜欢广州亚运从第一天便喊出来的“广州欢迎你批评”;于是,有人谴责国美之争对于中小股东的漠视,有人则赞叹于商业规则最终的胜利;于是,有人看到了向前的阳光与人性的伟岸,有人则困扰于阴暗的纠结与道德的滑坡……

这就是进入了 21世纪第十个年头的中国,旧有的腐朽诚然成为阻力,新生的萌芽也蕴含着生机。有局促,也有从容;有进步,也有纠结;有活力,也有梗阻……正因如此,笔者才断言中国行进在“历史三峡的关键处”,我们所做的一切,将决定着中国大转型能否健康地走向未来。2011年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迎来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这是回望的日子,更是一个以回望为未来积蓄力量的日子。关键之所在,就在于如何准确地面对这种 “硬币的双面”,就在于正面的因子能否取胜成为主导,就在于负面的因素会不会继续蔓延,活力是否可以战胜颓废,民主是否可以约束特权,民权是否可以撵走霸道……

何以解忧?除了改革,别无他路。于是我们想到了温家宝总理今年多次提到的政治体制改革,想到了“风雨无阻、至死方休”的坚定决心。而问题在于,这显然还不是所有掌权者的共识,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已异常顽固;改变结构性权力空间,也绝非朝夕之间。放眼未来,顺应浩荡潮流,仍然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施展、税收减负让利于民、新拆迁条例及早出台、教育改革规划全面落地,仍然要把希望寄托于推动以财税约束滥权、官员财产公开、公车改革等不再空踩油门不挂挡 ——— 我们知道,热闹新闻所包裹的喧嚣、吵闹、暴力、悲喜剧并非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更多的人是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常日子里度过,他们最需要的是每一个实在的民生给养,国民待遇的兑现。也只有拿出30年前的决心与魄力,挣脱自我羁绊,日子才有可能“越过越好”。沉迷于现状,安心于围堵,何其之罪过!

为什么我们常常愤怒?只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中国内部让我们不满意的地方的确仍然很多,但正如一本《中国世纪》中所写到的:中国模式的奇特之处就在于 ——— 带着问题超速前行。这是和时间赛跑的一场角逐,看究竟是前进的速度克服了问题的扩散,还是问题的障碍绊住了前进的脚步。开放的大势、自由的网络平台、爱生活与爱正义的信念,共同构筑着明天的希望;而所有真实的积极和消极,也共同构筑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