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天来,中国的高通胀已经让消费者皱起眉头、捂紧钱包了。

Huang Xiaobang/Xinhua/Zuma Press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一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成为关键因素。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媒体研究机构尼尔森公司(Nielsen Company)新近进行的调查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了4个点,跌至100,这是自2009年以来最低的水平,显示许多人真的开始担心通货膨胀以及通胀对个人薪酬的影响了。

尼尔森说,两家机构在中国各地调查了1,200名消费者,询问他们目前的信心水平。信心指数越高于100,就代表消费者越乐观,越低于100则表示消费者越悲观。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0年第二季度达到最高,至109。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周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住房和食品成本,特别是水果和蔬菜的价格过去一年一直在攀升。如今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他们的薪酬正在缩水,消费者现在更加不愿意花钱了。

潘建成说,食品价格已成为中国国内第三大关注点,排在收入稳定和居民健康之后,并说84%的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食品价格将继续攀升。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1月份上涨了4.9%,高于去年12月份4.6%的涨幅。1月份的食品价格比去年12月上涨了10.3%。

世界期待中国的消费者能够增加支出,并开始效仿美国人的消费习惯。美国消费者一直以来就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但中国消费者在培养出美国式的消费胃口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2%。虽然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储蓄率将开始下降,但不断上升的通胀率和对住房以及医疗等问题的持续担忧可能会减缓这一趋势。

潘建成说,扩大国内消费是今年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但这项工作也很棘手。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减少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来阻击通胀。2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调高了存贷款利率,潘建成说,这导致更多的人倾向于增加储蓄。

调查显示,如果政府不控制食品和住房价格,消费者将减少多方面的支出,比如在奢侈品、家电、就餐以及娱乐方面的花费。

不过,中国的消费者可能仍然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希望。对通胀的担忧还没有影响到中国的零售额。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零售额2010年增长了18%,至人民币15.5万亿元(约合2.35万亿美元)。洗发水和洗衣粉等速销商品的销售额也没有受到影响。

2010年第四季度对全球52个国家的消费者展开的调查显示,这52个国家平均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只有90,明显处于悲观状态。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马祺(Mitch Barns)说,中国消费者可能失去了一些信心,但相比世界其它国家,中国消费者还是比较乐观的。

Laurie Burkitt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关键词:消费者  通胀  


要翻墙?(发邮件到Gmail):caonimagongmin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