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云会案,官方已经有了定性,作为代表“权威”的CCTV也给钱云会案盖棺定论,该赔的钱也已经赔了。按理说,此事应该消停下来了。然而弥漫在民间的不信任和质疑依然发酵着,他们不相信这就是真相,尤其不相信官方所得出的结论。

真相到底是什么?是蓄意谋杀,还是交通意外?在各方围观中、争论中,真相已经远去,变得模糊不清。民间固执的认为钱云会的死亡存在着巨大的阴谋,而官方努力的证明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双方如同两条平行线,很难找到交集。民间拼命地佐证这是一起蓄意谋杀,大家沉浸在福尔摩斯和柯南的故事推理中,无论从哪里出发,最终的结论都是谋杀。官方没有民间表现得那么狂热和非理性,官方表现出一贯的傲慢、冷漠和极端的理性。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又变得那么的手足无措。

民间有太多的声音,和太多的结论,但他们的声音发不出去,即使发出去了,也传播不远,他们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聚集在一起,只为一个目的——还原真相,还钱云会一个清白。当然,其中不乏看热闹者。然而民间给不了真相,即使他们得出的结论从所有的角度,都找不出漏洞,依然不能称之为真相。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民间的视角毕竟有缺陷,他们只能在网上通过分析现场图片,质疑官方结论不缜密的地方来否定官方的结论,但他们致命的视角盲区是不能去现场调查,不能看到所有的证物(官方也不允许)。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信息时代,依然行之有效。

悖论的是,有调查权力的人得出的结论往往又没有公信力。现在普遍的情绪是,无论官方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结果都不能令大众满意。官方的公信力、权威性已经彻底沦丧和崩溃了,这是体制的原因。他们习惯于暗箱操作,习惯于掩盖真相,习惯于假大空的官腔,但就是没有习惯于被质疑,被挑战,被反驳。钱云会案,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对于民间的质疑,官方没有正面回答,更没有一一释疑解惑,所有的调查过程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程序里运作的,最后赔款、定性。试问,这样的方法方式如何能够取信于民?公开是公正的前提,没有公开的程序,何来公正的结论?

本来是很简单的问题,被官方弄得越来越复杂。到最后即使得出的结论是真相,又有多少人相信这样的真相呢?没有人相信的真相还是真相吗?看似权威的结论往往不够权威,因为权力没有在阳光下操作。韩寒对于钱云会案的见解是独特的,他早已看出,此事是没有真相的,有的只是符合自己的真相,符合民间的真相是谋杀,符合官方的真相是交通意外。真相到底如何,也只有死去的钱云会知道了,可惜他已经无法开口。

胡适早就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看到的历史,往往是被修正过的历史,美化过的历史,歪曲过的历史。钱云会案也是一样,我们看到的真相,也只是局部的真相,符合部分人需求的真相。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要翻墙? 用赛风.